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明珠一直就不知道忆明珠老师竟与我比邻而居——我住汇林绿洲一期,他住二期。去年五月间,冯亦同先生出了一本新著,托我带给忆老,这才让我在相隔多年后,得以重见这位在我年轻时便心生仰止的前辈。上世纪七十年代忆老在仪征生活。彼时我在扬州的一家纺织厂做工人,业余时间喜欢写点诗。记得当时市工人文化宫曾组织成立过一个工人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2.
王慧骐 《华人时刊》2012,(Z1):102-103
认识并记住一座城市,有时候可能就因为那里的几个朋友。比如靖江,那座美丽的江畔之城,在我的眼里,她就是一方文学繁茂的热上。自然,这个认识的形成,也来源于我的几位同窗和好友。最早知道靖江,大约在1980年前后。那时我还在扬州师院中文系读书,因爱好写作的相同志趣,熟识了几个跨年级的同学,这其中有低我一届的苏徐,低我两届的祁智,他们都是靖江人。彼时的靖江还归扬州管辖,地理位置上处于苏中,故而兼有苏北的豪放和苏南的细腻。这在苏徐的身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与冯亦同先生相识于1986年“烟花三月”的扬州,不觉间已是二十多个春秋在身边溜走。记得我刚调来南京工作的那年冬天,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亦同出面约了几位诗友小聚,那顿酒我们喝到很晚。外面刮着凛冽的风,而我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温暖。那温暖来自亦同坦诚而开阔的脸膛,和他率真与宽厚的笑容里。就在那个夜晚,我从心里把这位长我13岁的先生认作了兄长。  相似文献   
4.
过年     
从小到大,我都是十分看重过年的。对过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期盼和向往。小时候,虽然物质比较贫乏,但年前的那份忙碌和过年那几天里所获得的近乎奢侈的享受,终是无法忘却的。我们家对年的重视,与祖父有很大关系,是他把江西农村过年的那种气息带了进来。先说"忙年"吧,印象颇深的有这么几件事。一是舂粉。总在腊月廿四前后,一定会去粮店买些上好的糯米,背到专门的加工点,请人用石臼舂成米粉,而后拎回来摊在匾子上晾几天。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准能吃到里面裹了芝麻或豆沙馅的甜甜糯糯的汤圆。二是起早买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家菜场的好多东西都是凭票供应的,不要票的,大都要排队。天还没有亮透,我和二姐就拎着几个菜篮子往菜场跑了。因为要同时对付几处的排队,顾不过来,就让  相似文献   
5.
正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最不能忘怀的是写父亲在火车站为他买橘子——"肥胖的身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返回时"过铁道,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过程写得细针密线,甚至还包括父亲戴着怎样颜色  相似文献   
6.
南行杂记     
  相似文献   
7.
8.
蒋赞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年轻,生得干净而精神;举手投足果断、敏捷;说话干脆利索,无半点拖泥带水。蒋赞利生于1971年9月,老家是陕西省武功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父亲是军人,常年在外,他自幼随母在农村生活,泥巴地里滚打的孩子,崇尚野性的自由和不受羁绊。长到8岁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一家人随军来到了千里之外的甘肃省嘉裕关,他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代。父亲把他送入酒泉第一小学,开始一段时问他很不适应,甚至有点自卑。先前在老家随性惯了,一下子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他变得木讷了,沉默寡言了。但没多久他自  相似文献   
9.
一我和于二辉的交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知晓他的大名,是因为他在1994年干了一件轰动全国出版界的大事。这一年,由他担任责任编辑推出的天津青年作家方刚的长篇社会纪实系列《同性恋在中国》、《艾滋病逼近中国》、《中国"野模"》、《中国人的情感隐秘》(共四部),首印达7万套28万册,创下了当年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记录。这无疑是他人生中最  相似文献   
10.
王慧骐 《华人时刊》2012,(11):76-77
张天弓即将付印的这部《拥抱现在》,是他这十年里出版的第七部思想随笔集。前四部分别出版于02、03、06、08年,后面这三部显得比较密集了,去年的8月一下子推出两部,总书名为《天弓论道》,分上、下卷,上卷为《品味无聊》,下卷为《寄托辉煌》。今秋出的这一部,我建议其延用《天弓论道》的总名,称之为"续一卷",这样以后还可以不断地续下去。还记得这个书名当时在吉林人民出版社,被几位编辑一致叫好,认为它充满正气。我特地统计了一下,七部书稿的总字数为140余万字。这对天弓多少有点成就感,而于我也是很骄傲的一件事,因为这七部书稿鄙人是实际上的责任编辑。十年间张天弓思想潮汐的起起落落,我有幸在较早的阶段获得最直接的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