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文件.全国各地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实践,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法规不健全,考核主体不全面,信息公开不彻底,奖惩措施不明确等等,对此,我们不仅应直面问题,更应从绩效考核内容、考核主体、考核指标三个方面着手,建立科学严谨的体系,并与其他配套措施结合,以期满足社会公众的服务需求,推动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9月13日,北京联合大学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依法治国——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北京联合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主办,共有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及首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北京市有关部门、新闻媒体等单位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著名法学家郭道晖教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人民代表大会6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人  相似文献   
3.
华东师大政教系五年級学生,先后在上海市郊区和安徽全椒县参加了約一年左右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們在获得了思想上和学习上的双丰收以后,已于今年七月回校继續学习。在总結一年来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經驗、收获中,不少同学提出:“为什么我們在运动中經常会犯錯誤?有沒有不犯錯誤的?我們应当怎样正确认識和对待錯誤?”有些同学說:“不下去自己的思想是清楚的,一下去思想就搞糊涂了。”就这样从八月份开始,全年级学生对錯誤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問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恰在这时,又有下少同学讀了《江淮評論》1965年第三、四期上有关这个問題的討論文章,于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大致经历了计划型、法治型、服务型的转变。在转型过程中,法治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愈见清晰。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如何继续秉持法治理念,并将其落到实处,是从立法开始就要探讨的问题。在当前倡导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形势下,行政立法亟需一种高效的法治理念。构建职权划分清晰、立法技术完善、法律体系融贯等特点的立法运行机制,是体现高效法治型政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廉政制度建设经历了从恢复到重建,从推动到深入发展,从逐步完善到体系初建的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制度体系.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廉政法律制度体系、廉政党内法规体系、广覆盖的廉政财产申报体系、不断完善的廉政监督体系,反腐效果显著.党的十九大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廉政制度在立法、法律实施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柏荣 《社科纵横》2009,24(8):84-85,88
中国劳动合同法在其立法背景、立法过程和法律条文中都渗透体现着和谐的精神。劳动合同法所体现的这种和谐精神,重点在于对劳动关系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① 国情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 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一方面,因为面临 着新情况,我们既不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 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 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意味着必须在实 践中开辟新道路,我们既不能照搬书本,也 不能照搬外国,只能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为此,清醒地认识基本国情, 就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