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孟子在继承了前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民贵君轻”等一系列有价值的政治主张。深入分析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构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达尔文进化思想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有一个深层逻辑始终被人质疑:“有限”如何把握“无限”。达尔文何以可能用有限的生命把握漫长的进化历程并归纳出演化规律,因为生命演化具有“不可重复、不可验证”性,所以这种理论前提仅仅是个假设,不具有真理性,对其进化思想的这一诘难涉及到认识论的哲学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也同样遭遇这样的逻辑困境,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达尔文进化思想具有相同的运思路向。时空交互性方法论破解了这个逻辑诘难,阐明了有限如何认识、把握无限的逻辑根基,达尔文创造性地通过人工选择这种“时空压缩”实验确证了进化思想的真理性。探究时空交互性方法论,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其体系以人、社会、自然整体为背景,其核心观点认为生态问题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起的.马克思在唯物史观视野下,科学论证了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发展逻辑,廓清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双重和解的演化路径.其中关于科技提升、市场拓展、交通和通信发展等引起世界市场“生态扩张”的思想,对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境况下“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站在治国理政的角度,王夫之认为"正"乃大臣之自我规定,体现为德行的高尚与才干的非凡。大臣之道本质上就是"正"之道、德才兼备之道。王夫之分别从大臣的政治品质、立朝之道与行政之道三个方面对大臣之道作了具体的阐发。王夫之的大臣之道,对于当前政治建设中的领导干部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以及选拔干部时的标准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风向标和睛雨表.能否正确、快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关乎到高校教学环境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多途径入手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意识和处置能力,建立一个制度监管、技术支撑、队伍管理的“学校——辅导员——学生——网络”多维互动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体系,提高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应对效能.  相似文献   
7.
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是万物遵循的最高法则。人要达到道的层次,需要去除一己之私和过度之欲,做到节欲、寡欲和无欲。老子思想中的无欲并非是消除欲望,而是个体欲望要符合道的要求,做到顺自然之欲。无欲既包含了节制欲望的道德修养指向,又包含了无私、不争等政治伦理取向。老子的无欲思想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性界定是其生态思想的鲜明特征。通过人向自然、自然向人历史生成的探究,彰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性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生态进化视野。马克思立足于人类发展的历史维度,准确把握劳动本质和辩证法的深刻内涵,坚持从现实出发的实践生成论路向,阐释了“两个完成”和“两个和解”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全面发展趋向的多维视角。挖掘其深刻生态思想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在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就会向多样化、多层次发展,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特色专业的建设。文章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一些认识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从人的社会性中揭示人的本质,解决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与相对于这种内在根据的外在表现之间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本质与反映本质的现象间的问题。中国传统对人性的讨论,其实质也是对人本质的揭示。中国传统人性学说相对于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理论而言,主要是从人的道德意识层面去揭示人的存在,侧重于本体论与价值论研究,忽视了人存在的现实性、多样性与全面性。但中国传统人性论又有着深厚的理论资源,对深化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