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以前期创造社为中心的浪漫感伤型文学风行一时,它抒写了一代知识者在追求新生的历史进程中感时伤世的真诚歌哭,彰显了现代中国民族与文学在大转型的历史青春期所特有的生命质地与情感色彩,并以追求自由的本质与情感解放的启蒙路向,以及大异其趣的美感意识和美学风格,完成了对于文学性的追求与表达,在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文学景观的同时也昭示了契合时代特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以浪漫主义文学阵营创造社为中心向整个文坛弥漫开来,并在风行一时之后,因其滥情倾向而受到新月派为主的批判;以蒋光慈为代表的革命作家则发展了一种浪漫的“革命感伤”,并最终受到革命阵营的批判而走向敛缩。创造社在时代感召下和深刻反思后也以积极态度告别个人感伤,走向了革命的欢呼。  相似文献   
3.
微信舆论场客观存在,议题经由个人价值判断后进入公共场域"朋友圈"引发意见论争,表面不相联系的朋友圈通过社会网络的相互关系形成勾连,间接并隐含式推动舆论的产生与发展。基于强关系的圈群具有多人参与、时效议题、引发争议等特点,封闭场域内个人倾向深远影响群体,意见复杂化、极端化推动舆情走向双向极端。微信舆论是现实舆论在网络场域的延伸,个人朋友圈公共议题的有效置入是良性引导的关键,信息时代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应主动担当众声喧哗中传播"正能量"、阐明价值意义的社会责任,进驻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微信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当区域发展原有的竞争优势减弱,区域发展面临重要转型,新媒体在文化软实力构建及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从新媒体与区域文化软实力共生助动的背景展开,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湖南等文化大(强)省(市)新时期软实力构建与传播中的新媒体应用为样本,理性分析新媒体与文化的核心关系,应尊重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着眼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避免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5.
对胡适与“现代评论派”的关系的认识历来颇多分歧.闻学峰的《创办人、编辑人还是撰稿人——胡适与<现代评论>的关系再探》一文通过史料爬梳与考证,将胡适定位为《现代评论》的“撰稿人”,并进而认为“把胡适称为‘现代评论派’的骨干或领袖是有欠公允的,更是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对于胡适与“现代评论派”关系的这一判断,以及在具体论述过程中对于《现代评论》的创办缘起与《现代评论》的政治姿态的阐发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6.
"感伤"情调作为前期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情感氛围,普遍地弥散于其文学创作中。就其创作的传统文学资源而言,中国文学内部源远流长的主情主义诗学传统潜移默化地浸润着作家们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意识;对"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习惯和"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的反拨,铸就了其作品感伤的现代新质;对儒家参与精神和忧患意识的传承以及对魏晋名士放浪形骸作风的刻意模仿,进一步促成了创造社文学浪漫感伤的气质风度。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天津市统计局的安排,我们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了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中第二层次帐户的试点试算工作,编制第二层次帐户或称经济循环帐户的主要目的是将基层单位的会计资料和核算体系的基本表式衔接起来,它要解决的最主要难题是会计和统计如何协调的问题,本文将简要介绍我们在会统协调研究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感伤"情调作为"五四"浪漫主义文学阵营--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感情标记,普遍地弥漫在其文学批评中,并呈现出自我表现,感情夸饰以及意气用事等特征.其批评情感的质地以感伤、苦闷为底色,又有强烈的宗派意识和对抗情绪.批评者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论争、论战中的情感发泄和情绪化的批判上,而相对忽略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但这种论战也推进了"五四"文学批评逐步走向批评意识和文体并重的规范化操作.  相似文献   
9.
运用准孕证和准生证来管理计划生育,历来就有不同意见,作者对此有深刻体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现代评论派"重新被纳入学术讨论的范畴,在政治上被重新定性的同时,大量史料的挖掘和重现也使其作为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上,"现代评论派"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和角度,并呈现出重视回归历史场景的倾向,增强了研究的历史感。总体上而言,"现代评论派"的学术地位在新时期得以较为明显的提高,但在研究视角、方法及思维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并因此蕴含着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