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本文在对唐诗中有关西部民间祭祀乐舞、军中宴乐等伎艺表演诗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西部百戏的概念;以今天甘肃民间丰富的伎艺表演为对象,考察、寻绎西部百戏遥远的身姿,认识其文化形态与价值,比较系统地梳理了西部百戏的种类、特征,介绍了西部百戏情况.认为西部百戏具有百戏之“祖”的性质,西部百戏之研究具有百戏艺术原型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学传播动因的研究,是建立古代文学传播理论的关键.从传播客体而言,文学传播的动因即文学创作的动因.从传播主体而言,文学的性质和审美价值决定着其传播的性质和方向.本文以上古文学创作和传播动因的描述,来初步探讨古代文学传播动因,企图搭建古代文学传播的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3.
历代陇山诗歌,以“陇头流水”诗歌文化意象为核心,以军旅边塞题材为主,再现了历代陇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情况,品类齐全,数量众多,自成体系.但是,它却一直被学术界所遗忘.文章在系统搜检整理历代陇山诗歌的基础上,较深入地研究其历史文化意蕴,以图建立其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学术地位,对甘肃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4.
好奇心理的释放与满足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传播的重要的心理动因,古人对此早有认识,表现在不仅以"志怪"、"传奇"来为早期的小说命名,而且在话本小说、长篇章回小说叙事思维模式的建构上,自觉地惟奇是求,追求故事情节的神奇怪异.基于这种心理,兴趣极浓地传抄、刊刻、传播小说,并以此为标准评注、评点、批评小说.  相似文献   
5.
历代陇山诗歌,以"陇头流水"诗歌文化意象为核心,以军旅边塞题材为主,再现了历代陇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情况,品类齐全,数量众多,自成体系。但是,它却一直被学术界所遗忘。文章在系统搜检整理历代陇山诗歌的基础上,较深入地研究其历史文化意蕴,以图建立其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学术地位,对甘肃文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神话思维出发 ,以现代神话理论为武器对女娲补天神话中历来笔讼不已的文字进行还原释读 ,认为补天神话是原始先民们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原始思维方式认识的实迹。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平息地震 ,“杀黑龙”以祈祷天晴雨停 ,“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治水 ,都是原始先民们祭祀天地的巫术活动 ,并非“天”真的“塌了” ,女娲以补之。同时 ,对今流传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一带有关女娲的传说的调查、辑录、钩沉 ,对女娲神话文化现象统观 ,考证了女娲氏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7.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史学价值、美学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辟评价。“绝唱”者,窃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意。是就太史公之胆略,《史记》之“实录”精神,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诸方面而言的。那么,“无韵之离骚”的意义又是什么?《离骚》这首抒情长诗与经传体的通史《史记》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笼而统之,似乎简单明了,然而比较准确详尽地阐释则似乎又非易事。下面就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体会,试做一粗浅的回答。一、“千古第一知《骚》者,莫如太史公”。在《楚辞》研究史上,司马迁及其《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及其《离骚》的第一位研究者,和第一篇学术文章。关于屈原的事迹,先秦典籍不见记载,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可视为第一篇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文章,成了后人研究屈原的最重要的资料。在司马迁笔下,屈原首先是一个具有内政外交才能的政治家。他在楚怀王时为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曾  相似文献   
8.
甘肃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古代作家才人辈出,其共有人格品质是耿介正直、嫉恶如仇;对民族、对家园始终热爱,对国家忠心耿耿,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勤奋励志,奋发治学,成果颇丰。陇人文化品格是其人格品质的光辉体现。陇人作品形成了独特风貌,少数民族歌谣极具特色,对西部独特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的描写尤为精彩,对西部民族文化的捕捉和表现异常准确,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表现颇为着力,西部边塞诗歌中对离别情感的反映更见典型,表现西部特有物产和酒文化的诗篇相当宏富且富于民族特征。以上诸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诗词异趣 ,其文学价值相殊。传统上以诗之价值标准来进行词的批评 ,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思想道德 ,强调人心与文心的统一 ,出现了因人而异的审美标准。这一点尤其以对柳永词的批评有失公允为甚。对柳永的批评以道德价值为武器 ,批评他人格与文格分裂 ,并且抓住其“小辫子”津津乐道。本文试图以柳永“羁旅行役”词为批评的主要对象 ,通过对造成柳永评价落差的心理原因分析 ,来管窥古代文化人格的心路历程 ,来反思作家作品批评中有关道德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