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国现代话剧家通过对话剧的引进和推广参与到新文化建设中来,在对旧戏和文明戏的批判中确立自己新剧作家的言说身份,在对优伶角色排斥中确立自己的新型知识分子的言说身份,在对社会使命的关注中确立自己的戏剧活动家的言说身份。这三种言说身份共同造就了现代戏剧家的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2.
论闻一多强力情感文艺批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美丽 《江汉论坛》2003,(4):110-112
闻一多的文艺批评文章不多,但能够摆脱流俗见解,紧紧抓住文艺的情感要素,形成自己的批评体系。他强调情感在作品中的核心作用,避免以狭隘的思想性来衡量作品;强调审美情感要具有力的美,反对轻柔萎靡的艺术倾向;强调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精神情绪的完美融合,避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歧途,并以自己热情洋溢的批评文风,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建构人化的自然过程中,围绕月亮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文化体系。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张爱玲对月亮阴性属性有充分地体验和理解,并通过自己的创作,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学中的月亮意象,使其成为表现人物心理、性格以及整个女性地位和命运的重要手段。借助月亮意象,张爱玲深刻地揭示出一个个情态各异的女性深邃的内心世界,解构了少女神话和母亲神话。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加以比较,从对历史的理解、历史叙述的方式以及如何表现当代意识几个方面,论述两者的差异,勾勒出新历史小说的面目。  相似文献   
5.
出走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和精神要求,因此成为中外文学重要的原型主题,并在中国现代戏剧中得到了充分显现.中国现代剧作家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惧出走的思维模式和感情定势,崇尚西方出走的文化传统和"在路上"的现代精神,在对现实使命的关注中满足对这一主题现实层面的表达,却缺乏形而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受外来影响而出现的话剧与历史悠久的戏曲,它们在彼此排斥、鄙薄的表象下,更多的是在碰撞中相互吸收借鉴,在现代历史阶段呈现出话剧民族化与戏曲现代化的发展特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造就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繁荣,也为当代戏剧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喜剧中的狂欢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狂欢是喜剧的重要特征,中国现代喜剧也不例外。在中国现代戏剧中,狂欢色彩主要表现为:语言狂欢、庆典戏谑、殴打与谩骂以及骗术表演。在狂欢的笑声中,喜剧的民主意识、对生命力的张扬和强烈的社会斗争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生育是女性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女性作家从这一被人忽略的领域思考女性自我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她们或表现女性对婚姻的逃避,或写生育行为对个人自我完善的束缚,或表现生育的痛苦和无意义,或表现扭曲的母亲形象,通过文学创作勾勒出一个暗淡的生育前景,从多方面传达了对生育的审慎和畏惧,表现了母性被压抑的现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