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依据历史文献,辅以近年来的考古发现,探讨了巴、楚关系的发展历程:西周时期,巴与楚关系基本保持平衡;到春秋,巴弱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巴楚之间既有对抗,也有联合;战国时期的巴则基本无力与楚抗衡,巴国成为秦、楚对抗的前沿地带.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文化影响较大,广元张家坡遗址、邓家坪遗址则受到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在川东北地区的分布大致以嘉陵江为界.  相似文献   
3.
船形杯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陶器,目前在重庆的多个遗址中均有发现,其器形演变有序,时代从商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从船形杯的形态和使用残痕看,它可能是与古代制盐业相关的一种器具,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盐业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巴文化起源、发展和兴盛的历程考古学分析,发现巴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由西向东播迁的总体趋势。同时,伴随这一过程的还有楚文化在重庆峡江地区的出现,其西渐的态势反映了巴、楚势力的消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5.
船形杯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陶器,目前在重庆的多个遗址中均有发现,其器形演变有序,时代从商代中晚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早期,从船形杯的形态和使用残痕看,它可能是与古代制盐业相关的一种器具,对于研究中国早期盐业的历史和工艺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峡地区处于大溪文化圈的边缘地带,与周边文化存在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传播遵循廊道效应。三峡地区与中心地区的大溪文化经济互补性强,存在同一文化对不同经济形态的强烈整合机制。由于存在与江汉地区不同的地域性,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原始信仰、知识谱系极其充分地展现了人地互动关系,精神文化具有强烈的在地性。这一文化类型还存在社会分化程度较低,聚落规模小而简单的特征,但原始手工业生产、专业化分工较为发达。这一地区原始文化有其独特价值,其核心体现是基于生态位、地缘关系的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