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气”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文气说论古代散文风格,突出推崇阳刚之美。文气说本兼论诗文,但意境、神韵等新审美范畴产生后,诗论偏重于阴柔之美;而散文无论是理论概括描述还是具体批评阐释,对阳刚之美的崇尚都处于压倒优势。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古代散文注重传经明道,要求以浩然之气去打动人;古代散文理论的风格美与审美理想一致;古代散文理论受禅的影响小,文气说中很少有禅学成份;与贵阳贱阴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散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个是它的杂文学性质。古典散文中有相当多的篇章,用今天的文学理论来要求,似乎难以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美文学”。例如作为散文源头的《尚书》、《论语》等著作中,又有多少形象和抒情的成分呢,多的倒是议论说理的文字。再一个特点是它的实用色彩。中国古典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是经典,也是史传,是思辩学说,也是经世策论。这就决定了古典散文不同于古典诗歌,它的功能不仅在于审美,更在于实用。古典散文中当然也有不少抒情写景的精美之作,但毕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在很长时期内地位是远不如那些实用性作品高的。  相似文献   
3.
“文气”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中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文气说论古代散文风格,突出推崇阳刚之美。文气说本兼论诗文,但意境、神韵等新审美范畴产生后,诗论偏重干阴柔之美;而散文无论是理论概括描述还是具体批评阐释,对阳刚之美的崇尚都处于压倒优势。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原因:古代散文注重传经明道,要求以浩然之气去打动人;古代散文理论的风格美与审美理想一致;古代散文理论受禅的影响小,文气说中很少有禅学成份;与贵阳贱阴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4.
读《随园诗话》,我感受最深的是袁枚那种对诗的高度热情。不,那简直是一种狂热,一种嗜诗如命的狂热。“余闻人佳句,即录入《诗话》,并不知是谁何之作。”“余出门归,必录人佳句,以壮行色。”他从随园担粪者的话语中汲取灵感,从村童野僧的言笑中孕育诗情。对于在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5.
真正伟大的著作总是不朽的,尽管它会遭到种种误解、批评和攻击,但它的思想光芒却绝不会因此而埋灭。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的今天,重读这一历史文献,我们仍然深切地感到那强大的思想力量和智慧启迪。无论是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的角度看,《讲话》都蕴藏着丰富而深湛的内容,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思索和领会。  相似文献   
6.
不论是把文学批评看成一种斗争工具,还是把文学批评视为表达主体精神的一种阐释方式,亦或是将其视为一种理性化的科学活动,总之,任何实际从事批评活动的人,尽管所打出的旗号形形种种,都不能不对其批评对象执起一定的标尺。印象主义批评家法朗士是极力否定文学批评中的共性的,他在《笛师们的争论》一文中说,批评中“意见的一致完全是偏见的结果”,只有每一个人的感受、印象才是代表真理的,因此批评不可能有什么客观依据。但就是象法朗士这种极端怀疑主义、印象主义的批评,也还是有一个摆脱不掉的标准:“真”,虽然它仍是指批评者主观上的真实印象和感受,而且正如佛朗·霍尔所批评的,法朗士实在“有点故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