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论成语中的古语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汉语语词中包含大量古语素,这些语素 融入现代汉语,成为现代汉语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融入的明显标志集中体现在含古语素的现代沿用或常 用的成语中。贯通古今的大型汉语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以及各种成语词典不可避免地涉及古语素的 解释问题。辞书编纂者的古汉语文字、音韵、训诂的素养决定了他们对古语素解释的水平,也直接影响 辞书的质量。本文结合各类辞书对成语中古语素的解释,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古语素解释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也从而探索古语责解释的方式方法、经验教训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2.
从汉字形体方面推求早期古文字本义的并不只是唯一依据,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每小标题头一句话用分号;隔开。分析古字为借字,今字增添或改变表示义类的形符成为后起声字;探讨古字原为表本义的象形字或形声字,今字增添声符或改换声符成为后起形声字;考察增添形符的后起形声字、改变形体的后起形声字,以及为古字引申义而造的专字成为后出本字;进而说明今字的形体也是推求本义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由于时代、地域的变迁,大量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已丧失,“识字认半边”已不可靠。但是,“半边字”包括表音的偏旁、表义乃至兼表音义的偏旁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价值。文字学上所说的“古今字”、“分化字”、“区别字”、“累增字”的源头,即它们所从出的母字,正是有关的“半边字”。古文献中直接用“半边字”表本义、借义、引申义者屡见,识透"半边字"有助于探究古文字形音义及其源流演变。音韵学上,“半边字”是推寻古韵部的重要线索:“同谐声者必同部”,“半边字”的价值超过“韵脚字”。古声母的推寻也可借助“半边字”。“半边字”又是训诂学上探究同源词的重要凭借。借鉴“右文说”的合理内核,在训诂实践中加以推阐,从而揭示不少形声字“声中有义”,学者们取得了可观的成果。辨析、识透“半边字”确为解读古文字、古文献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西汉重要典籍《史记)、《汉书》、《说文解字》等称引“古文”屡见,但所指多不明确或不准确.千余年来,学者多昧而不觉、惑而无解乃至妄解.王国维独具慧眼,对古文献所称“古文”一名异实详加论证,揭示了真实内涵,并对《说文》作者讲慎以为孔宅壁中书为苍颉所创上古殷周古文的误解,以及《说文》研究者的以讹传讹,从根本上予以纠正、廓清.其论证方法和结论给学术界留下了宝贵的教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文字学领域里讨论汉字的孳生发展,分析形声字的构造等,都要涉及緟(以下用“重”代)益字。为较早的文字增添声符或形符。即在原字基础上增添或累增偏旁,仍与原字为同一字,仍表原字含义,这就叫重益字。典型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两个相对仗的词素构成双音节词可称对举词。本文就《水浒传》对举词不保留词素原义的特殊用例进行分析。除偏义使用和表度量衡的对举词外,大量对举词义已由词素质义引申,包括扩大、缩小、转换(代称)、抽象(虚化)和概括。文末还就《水浒传》对举词与有关语词特殊搭配的用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与辞书     
2009年3月教育部专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说明当今学术界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现象已十分严重。学风浮躁与学术腐败虽然与学术管理与评估体系存在的许多不合理现象相关,但更与学者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良知分不开。有感于此,本刊与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语言学研究中心”联合开辟“当代学者论治学”专栏,目的就是为学术界树立正面形象,倡导严谨务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治学精神,维护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广大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