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多样统一,是艺术创造的重要规律之一。过去很多美学家往往把“多样统一”的规律仅仅局限在艺术形式上。事实上,多样统一不仅是一个形式美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內容的问題,不仅是艺木本身的问題,而且是受客观现实本身的内部规律决定的,是受文艺从属于政治,服务于政治这个颠扑不破的客观真理决定的。毛主席在《讲话》这部经典著作中,虽沒有直接提出多样统一的规律,但多样统一的精神却渗透在字里行间,只要我们细心地、反复地加以探索、研究是不难发现的。这里仅就后面两点,围绕“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一九六一年,那个一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居的姚文元在《上海戏剧》上发表了一篇洋洋数万言、题目叫做《艺术的辩证法》的文章,声称:要通过对戏曲表演艺术“特殊的美学规律”的“探讨”,“概括”出“诸种艺术共同的美学规律”,并进而“逐步建设起无产阶级美学批评的标准”。那么,他的这篇文章所概括的美学规律,究竟是马克思主义的还是  相似文献   
3.
《早春二月》篡改了二十年代的历史,把一个恐惧、逃避革命市侩的硬说成进步青年,加上了时代英雄的桂冠;在一片谎言的背后,尽情地宣扬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及个人主义的思想。与这种反动的内容相适应,它使用了一系列的诡辩手法。揭露这些手法能帮助我们认清社会主义条件下那些“冒充香花”的毒草的一些特点。这里我们将以文嫂之死以及王福生的失学这两个情节为中心,透视一下《早春二月》及其辩护者所进行的一些诡辩。《早春二月》挖空心思用文嫂之死以及王福生的失学作为“两根铁棒”,使萧涧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