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关于《易经》(《周易》本文部分)哲学思想的性质究竟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问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易经》的哲学思想是呈混沌状态的,其性质就是混沌性。这种混沌性表现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并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互相渗透。认识《易经》哲学思想的混沌性,决不是搞折中调和,这种混沌实际上代表了人类早期认识的特征,是反映论在人类认识初始阶段的客观表现。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又一块重要里程碑,这种里程碑性质不仅在于其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还在于其很强的民族特色。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民族特色在于这一理论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并且,这一理论作为一种“中国模式”,在全球发展问题上也充分地体现了其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要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可以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民族精神自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4.
罗中昌 《社科纵横》2009,24(5):115-117
“需要和生产的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正视这一社会根本矛盾的存在,并加以科学的界定,有许多积极的意义,可以深化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