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以认知隐喻为理论框架,尝试着分析英文股市报道中的隐喻使用。英文语料来自China Daily Business版。研究发现,英文股市报道中采用了大量隐喻,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隐喻是:股市变化是物理运动。资料显示"股市变化是物理运动"的认知隐喻表现在三个方面:股市变化是地面运动,股市变化是水中运动,股市变化是空中运动。  相似文献   
2.
具身性是人类实践性地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具身哲学最为核心的原则,维吾尔谚语是维吾尔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与外部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互动的产物,因此,身体、大脑、感觉运动系统等构成维吾尔隐喻性谚语喻义构建的身体基础,物理和社会人文环境构成维吾尔隐喻性谚语喻义构建的环境基础,思维是构成维吾尔隐喻性谚语喻义构建的心理基础。基于此,维吾尔隐喻性谚语喻义构建的过程包括:第一,维吾尔隐喻谚语喻义的产生并非单域产物,而是跨域双向映射构建过程;第二,维吾尔隐喻性谚语中范畴并非封闭的,其喻义构建是再范畴化过程;第三,维吾尔隐喻性谚语喻义的产生是四空间整合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3.
量词是用来表示数量,常与名词连用的词语,本文分析了情感域名量结构中的"一量多物"和"一物多量"现象。  相似文献   
4.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社会关系的标志和体现。称呼语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权势关系和等同关系是称呼语中体现出的最常见的社会关系。以日常交际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校中称呼语中的权势和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能够帮助人们通过具体的事物去认识抽象的事物。认知隐喻是通过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完成的,即从抽象的源域到具体的目标域。“人是动物”的认知映射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空位映射、特征映射和关系映射。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只要有语言和思维就会出现隐喻现象,所以隐喻会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语篇、股市报道和文学作品中。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尝试着分析英文经济语篇中的概念隐喻使用。英文语料来自China Daily中的经济语篇。统计发现,英文经济语篇中采用了大量隐喻,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隐喻是:经济运行是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隐喻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认知中最普遍的隐喻,人类会用熟悉的动物的特性来更好地认知人的特性,"人是动物"的概念隐喻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人的外貌像动物、人的行为像动物、人的声音像动物、人的性格像动物、人的情感像动物。  相似文献   
8.
非范畴化指在某种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中典型特征的过程。网络流行语"×哥"是一种典型的非范畴化现象,其非范畴化包括三个方面:结构的非范畴化、语体的非范畴化和语义的非范畴化。"×哥"族词语中,其结构出现多样化、搭配不稳定等特征。从情感意义来看,原有的亲属称谓中的褒义、尊敬之意已经弱化,出现褒义、贬义和中性意义。"×哥"其亲属属性特征已经脱落,而且其年长的特性也不稳定,而且随着"×哥"意义的丰富,其语义的男性特征也有脱落的迹象,可以指女性,也可以指物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