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公示语的语用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笔者认为语用等效是适用于公示语翻译的原则,根据此原则,分析了武汉市部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并提出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梭罗的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意义自然观的形成,得益于他将世界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兼容并蓄。从古希腊与罗马田园文学、中国儒家哲学、欧洲浪漫主义思想和美国建国初期农业共和国理想中,他吸取了自然具有审美情趣和道德力量的观点;从德国唯心主义先验论、爱默生超验主义哲学、印度教义和印第安人万物有灵论中,梭罗接受了自然具有精神价值、人与自然应合二为一的观念。此外,以自然史为代表的美国早期自然文学,赋予他认识自然的生态意识和研究自然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思想家、心理学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指出,每个人都像一座冰山,其外在行为,只是其所有行为中露出水面的很小的一部分;而在水面之下,则暗藏着驱动其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内在本质。以冰山理论分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主人公盖茨比追梦历程的深层次含义,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盖茨比所追求的美国梦破灭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集体合影是一种具有文化仪式特征的有意识的群体活动,中西集体合影的不同体现在合影交际的目的、环境语、体态语以及服饰礼仪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按地区随机调查了28所高校的201名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现状。结果表明,虽然教师对以情优教的必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知轻情的现象十分普遍,其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压力和缺乏方法上的指导及对情感因素作用的片面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授课类型、不同学校类型的老师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从教育政策、外语学科属性和外语教育现实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实施外语课程思政的理据。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出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五条路径:1)创建校院两级组织保障体系;2)按课程分类挖掘思政教学内容;3)融课程思政于外语课堂教学全过程;4)提升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5)健全外语课程思政建设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