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79年4月,重庆历史地震考古调查组在黔江小南海地区重新找到了曾被西南地震队在1969年发现的缺角《两河口义渡碑》,又在当地群众协助下找到了所缺的右上角。经清洗、拼合后,碑文基本清楚可读,但有少数缺字。这是川东地区少见的地震碑刻。碑高126公分,宽67公分,厚5公分;正文17行,每行32字。其中有关咸丰六年(1856)地震的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长江上游历史洪水题刻、碑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是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跟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从古到今,广大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同洪水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古代埃及人民,在与尼罗河洪水灾害的斗争中,发现天狼星出现,就预兆尼罗河洪水期即将来临,进而按照天狼星的出现与隐没,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从而奠立了人类早期的文明.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着这样光辉的古代文化.从很早的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给人类社会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历代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四川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在与洪水灾害的长期斗争中,谱写了悲壮史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