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士燮家族及其在交州的统治胡守为东汉末年,交趾太守士燮在郡前后40余年,死后,其子在交州继续树立势力,后为孙吴所杀。士燮家族在交州的统治,实开东汉以后岭南地区行政长官父子兄弟相传的先例,其事颇涉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交州(包括广州)的统治特色。本文拟以士燮家...  相似文献   
3.
三国至南朝间 ,出现了多种记述岭南的专著。遗憾的是这些著作都散失了 ,现在我们只能从类书和注释的引文中看到一些条文。而古人引书不甚规范 ,或省略作者姓名 ,或简称书名 ,或改动文字 ,令后人辨识造成困难。清代学者开始对此作了许多辑佚、考证工作 ,成绩显著 ,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澄清。本文就《始兴记》、《交州笺》、《交州记》和《吴时外国传》等的作者、书名问题 ,试作考订 ,企能补前人之不足。  相似文献   
4.
胡適的考據在我國歷史學界中有過極惡劣的影響,在一些知識分子的心目中,直至現在還有死抱着胡適的考據不肯放棄的;他們以為胡適的立場觀點是反動的,但胡適的方法還有可取,他們說:“胡適在某些問題上的考據不是考對了嗎?”由於胡適派在解放前盤踞了我國學術界三十多年,壟斷着學校、研究機關和出版機關,影響的範圍很廣,雖然胡適的反動面目早已爲衆所認識,但他所標榜的學  相似文献   
5.
一袁在綱相武后事之不可信关于袁天綱相武后事,現存有几条材料,分录于下: 《太平广記》卷224引《譚宾录》: “武士之獲为利州都督也,敕召袁天綱詣京师。途經利州,(中略)武后时衣男子之服,乳母抱于怀中,天綱大惊曰:‘此郎君男子,神彩奥彻,不易知。’遂合后試行床下,天綱大惊曰;‘日角龙顏,龙睛凤頸,伏羲之相,貴之极也。’更轉側視之,又惊曰:‘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太平广記》卷76引《感定录》: “唐則天之在襁褓也,益州人袁天綱能相,(中略)則天时在怀抱,衣男子衣服,乳母抱至。天綱举目一視,大惊曰:‘龙眼凤頸,貴之极。若是女,当为天下主。’”《旧唐书》卷191《袁天綱传》: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蜚声国际学术界的著名学者,他的研究范围甚广,在很多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史学领域如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史学方法等方面的贡献更为突出。本文主要是介绍其史学成就与方法。 (一) 先生最初以中古佛教史和西域民族史的研究崛起于史学界。先生在欧美所师事诸名家,大都以宗教史、民族史见长,如路德施研究佛教典籍,缪勒研究摩尼教经典与回纥民族,黑尼士研究元朝史等等。时先生虽专攻语言文字,但自称所注意者二:一历史,一佛教。他学习东方古文字时,常用一佛教典籍的不同文字译本相比较阅读,以掌握语言规律及变化,因而熟习佛教内典,对中亚史地及民族亦有涉猎。这些学科,当时国内鲜有人为,而先生的东方文字学,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学者对汉魏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以及统治集团政治地位的变化等问题,已有不少重要的论著。近日读三国史,有感于士风对曹魏政权的兴亡关系甚大,写成读书笔记,未必能补前说的不足。(一)所谓“浮华”,如《颜氏家训。(?)》所说:“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简言之就是名实不符。汉魏时期士大夫常常提出名实的问题,便是针对浮华而发。浮华本属一种道德风尚,但对东汉以后的政治,却有着重大的影响,汉魏时期,大族与寒族之间的斗争,便包含着浮华之风的问  相似文献   
8.
0年来,广东史学界有了重大的变化,下面仅就史学思想方面作一简单回顾。新中国成立之时,广东拥有一大批颇富盛名的专家和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人,他们分布于史学各不同的领域,除广东土生土长的外,有来自北方著名学府,有刚从国外留学归来,学问根底不同,学风也不一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是为学术界的通病,其中有个人修养的问题,有互相沟通的问题。时值人民共和国刚诞生不久,新旧思想也不免有所9牾。在此革命大变革时期,党对知识分子做了许多团结教育工作,为此后广东史学界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东史学界的团结,首先…  相似文献   
9.
陈寅恪先生题为《冬至日感赋》诗中云 :“文章堆几书驴券 ,可有香山乐府新。”①这两句诗是陈先生对他自己著述的评说。“书驴券”原典出自《颜氏家训》 ,据说 :“邺下云 :‘博士买驴 ,书券三纸 ,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 ,令人气塞。”②陈先生这首诗作于 1964年 ,此时他的著述除《柳如是别传》外 ,都已完成 ,而以“书驴券”比喻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以及宗教史等的论文 ,固有自谦之意 ,其实他主要是衬托后句“可有香山乐府新”。“香山乐府”指的是他笺释的白居易《新乐府》 ,由此足可见他对此项成果的重视。早在194 5年 ,…  相似文献   
10.
"举谣言"与东汉吏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汉的君主有仿效古代听百姓的歌谣而知施政及地方官吏得失之意,此举要收正面效果,必须使民能自由发表意见,以及君主不受干扰,确以民意为鉴,舍此徒具虚名而已.东汉之事例可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