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8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失去的金铃子>是一部"往事追忆型"的诗化小说,借抗战时期三峡小镇"三斗坪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小说充满了对淳朴的山乡大自然的无限眷念,蕴涵着透彻的人生感悟、深刻的人性描写,是作者于"绝望的寂寞"中对生活意义的追寻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的童话一方面以思想内容的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为特色 ,另一方面在艺术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叶圣陶是中国现代童话的奠基人 ,开辟了中国童话创作的现实主义道路。中国童话在叶圣陶手中开始 ,同时也在他手里成熟  相似文献   
4.
专事喜剧小说创作的南台,堪称中国当代文坛怪才。他创作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期中国西北地区社会生活的《一朝权在手》《只好当官》《废话艺术家——王三丰》三部长篇小说,均出之以讽刺与幽默,可视为"官场喜剧三部曲"。《一朝权在手》一书结构严谨、内容厚实,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忠诚正直、老实厚道而又思想僵化、愚忠盲从的革命干部杨子厚的形象尤具思想深度,这一悲喜交融的艺术典型对于极"左"思想灭绝人性的本质给予了深刻揭露。《只好当官》一书的主人公高举是一个集阿Q的愚昧无知、西门庆的淫乱好色、贾福古的升官奇遇于一身的否定性的讽刺艺术典型。《废话艺术家——王三丰》一书的主人公则是一个看似圆滑随和,实则很有分寸,常常废话连篇,却又废而有用,久历官场,练达老成、诙谐智慧的幽默艺术典型。"官场喜剧三部曲"像一面时代的镜子,映照出政治的晦暗、制度的残破、官场的腐败、环境的扭曲、人性的复杂与变异。杨子厚、高举、王三丰等人物既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又是独具个性、意蕴深厚的艺术典型,必将在中国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对性文化的艺术表现是《土里巴人》的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该剧既是一幅土家族民俗风情的画卷,也是一组爱情的诗篇,一曲生命的赞歌。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6.
三峡文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三峡文学的含义以及三峡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初步的界定与勾勒。文章认为,关于三峡的文学和三峡区域的文学这两个有部分重合的概念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三峡文学体系,以《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为创作源头、以屈原为第一个代表作家的三峡文学硕果累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躁动》写一群生活在1940年代中后期的少年在刚能记事的年龄,就遇上了一场持续八年、严酷无比的战争,饥饿、贫穷、残暴与血腥的现实使他们不复再有欢乐的童年。故土沦陷、生灵涂炭、离乡背井的生活使他们成了失学的少年。但困苦和艰辛磨砺了他们的意志,战争和灾难催他们早熟。于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和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这群乡镇少年在求学的过程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有声有色的活剧。他们倡议创办中学、智斗校长、与保安中队争运动场、为善良的老师打抱不平、惩治地痞、驱逐镇长、反抗滥施体罚的训育主任、惩罚克扣粮食的不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舞台形成了“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崭新戏剧文化生态,其基本特点是:话剧舞台和戏曲舞台共生互补、竞相辉映;一方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全面推行,中国话剧演剧流派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戏曲剧种百花齐放,表演艺术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9.
1918年6月,胡适发表《易卜生主义》,可视为中国话剧运动的理论宣言;同月,胡适与罗家伦合译的《娜拉》(即《玩偶之家》)发表,为易卜生剧作的第一个完整的中译本,“五四”中国剧坛影响最大的一部西方戏剧;1919年3月,胡适发表《终身大事》,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文学剧本,是对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直接模仿,它的诞生,拉开了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和创作的序幕,也树起了现代中西戏剧关系的第一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重度瑶山路     
回首我成长的过程,我深深感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我们少数民族的平等和进步,也才有我这个“过山瑶”的今天。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其社会地位却有着天地之别。历代统治者把“瑶族”写成“猖族”,这是我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