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前查阅《汉语大字典》车部字,发现在释义上有不少错误。我作为《汉语大字典》的编纂者之一,觉得有责任提出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辂:音(一)义项②释为“挽车”,引例是《管子·小匡》:“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 按《管子》之例,释为“挽车”不当。“辂马”,《国语》作“轺马”。“辂”当为“轺”字之误。  相似文献   
2.
为鼓励学术创新,支持中国语言学研究走自主创新之路,本刊于2006年第五期特辟“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专栏推出后,一些专家学者通过电话、邮件等给予了我们鼓励,有的还惠赐大作以示支持。在此,我们深表谢意,并期待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支持这个栏目。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把这个栏目办好、办精,以回报广大专家学者的厚爱。本期推出的潘文国先生的文章,从质疑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普适性出发,提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提高理论意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胡锦贤先生的文章,在历史的爬梳中,对百年汉字改革运动作了反思,同样启发良多;李建强君的文章对复辅音学说提出了质疑,李春燕君论证了出土文献对训诂实践的借鉴意义,也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3.
从《经雅》看戴震的治学方法胡锦贤《经雅》是清代大学者戴震考辨草木鸟兽虫鱼之名,而未定稿的一部专著。由于这部书稿,戴震现存著作中未曾提及,诸家亦未著录,书稿后又流落民间,致使两个多世纪以来,世不知有此作矣。《经雅》书稿是近代著名藏书家武昌徐恕于1959...  相似文献   
4.
传(读zhu6n)作为出入关门之用,已见于《周礼》,如《掌节》曰:“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郑玄注:“节为信耳,传说所赍操及所适。”贾公彦疏:“或有节无传,或有传无节,或节传俱无,则不得通达于天下者也。”可见此时的传还不是作为信物使用的(节才是信物),而是一种附属的说明文书,即说明所携的物资和所适的处所等情况,故《周礼·司关》“以节传出之”郑玄注“传,如今移过所文书。”后来传逐渐演变成为出入门关的凭证了,如《韩非子·说林上》:“鸱夷子皮事田成子,田成子去齐,走而之燕,鸥夷子皮负传而从。”陈奇猷集释引门无子曰:“传,信也。以缯帛为之,出入关合信。”  相似文献   
5.
徐渭(公元1521——1593),字文清,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是我国十六世纪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徐渭志趣广泛,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在文学和艺术的广阔领域里,各方面都成大家,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他曾言自己:“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但许多评论家多认为他的画成就最高。徐渭际遇离奇,阅历丰富,情感亦深,而性狂放通脱,以及受各家唯心论哲学思想的影响,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在理论方面,他强调本色,主张在摹仿中不要失去了自己,神骨不染世习,所以他的作品也是既雅而不与时合。袁宏道谓他“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比而奴之,耻不与交。”  相似文献   
6.
论宋代的《尔雅》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训诂书,被儒家视为通达古经之要津,列为十三经之一,历代都有人研究。宋儒治学崇尚理义,对宇宙的本体以及万物事理、人伦与宇宙的关系作出了执著的研究,对儒学有一定的发展。世以宋人不重训诂,雅学成就不高,本文就宋儒对《尔雅》的研究成绩及其特点作出论述,以期人们对宋代的雅学研究成就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前正在编纂的《中华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一部囊括全部中国古代典籍资料的特大新型类书,工程浩大,体制复杂,任务非常艰巨。国家《大典》工委会对这部大书的基本体例作了规定,并且时有修正。但由于各学科、各部的情况都不一样,在具体编纂过程中,仍有不少令人棘手和困惑的问题,理解和认识也各有不同,如何编好这部大书,这就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对于编纂工作中一些应重视、明确的学术问题,尤其要引起参编者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8.
《康熙字典·凡例》(下文简称《凡例》)曰:“集内有或作某、书作某者,有与某字通、与某字同者,或通或同,各有分辨。”这类术语,是汉、唐以来训诂学家用来表示字与字之间关系的。它们的存在,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用法。那么,作为集我国古代字书大成的《康熙字典》究竟是如何分辨,如何运用的呢?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总览汉唐以来的应用面貌,辨其源流,可得其梗概。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对于更好地阅读《康熙字典》及其他古字书有益,而且对辞书的编纂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清代徽商出自学术之邦,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徽商的主体和代表是盐商,他们与江浙的盐商同样溯江而上,往来于维扬与川陕之间。他们热爱汉口的大市场和城市山水,写下了很多描写汉口城市的诗文。本文依据清代盐商范锴《汉口丛谈》的记载,着重反映了这些盐商的儒雅风范,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这些盐商描绘的有关汉口镇的市场、街道、山水、名胜、人文景观的美丽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0.
范锴,字声山,号白舫,又号苕溪渔隐。清乾、道时浙江乌程(今吴兴县)南浔镇人。范锴是例贡出身,但他志趣淡泊隐逸,而寓意盐策。中岁以后,为经营盐业,往来于楚、蜀之间达三十年之久。“飘零书剑,清狂诗酒”(范锴《鹊桥仙))的生涯,使他知识十分丰富,范锴晚年以客久欲归之南浔,因中途变故而寓居扬州,卒年八十有余。在范锴入蜀前夕,湖北曾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波及川、陕、楚、豫、甘五省。范锴晚年寓居扬州时,又值英舰直入长江。两次政治事件,对范锴是有刺激的,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明显的反映。他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情人民的疾苦,同时,他又极端憎恶农民起义。这种思想直接支配和影响着他的作品。范锴的著述很多,范来庚《南浔镇志》著录了十五种,民国周庆云《南浔志》和上图《中国丛书综录》均著录十三种,而书目各有不同。除去相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