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一审美,作为人类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在历史长河的波涌中向前推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当原始人还没有从自然界分离出来,还没有摆脱对自然界动物式的依附关系的时候,人的审美能力是非常低下的.自然最初是作为异己的万能的和攻不下来的力量和人们对抗的,人们完全象动物一样对待这种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人们象动物一样无能为力——这时的人类,不但把主体看做是客体(自然界)的内涵,而且往往把客体认作主体的外延。他们处在自然的淫威之下,却又认为客体具有和主体一样的意识。这时,人类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还没有充分显露。人类屈从于大地的吝啬和上苍  相似文献   
2.
周汝昌同志在《红楼梦新证》中指出,叶燮和曹寅有交往,而且叶燮的父亲叶绍袁编的叶氏一家的诗作《午梦堂全集》“颇予《红楼梦》以一定影响。”叶朗同志根据他的材料推断说,作为曹寅这样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之后的曹雪芹,也完全有可能读过叶燮的《已睦集》,特别是其重要美学著作《原诗》。但是,诸家于叶燮美学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一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哲学家关森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中国人和西方人两种不同的心态理论。他认为,西方人主要是一种Wonder心态(好奇、探究)而中国人主要是一种Concern心态(关怀、顾念)。心态的差别造成了中国和西方迥然不同的宇宙观和情趣各殊的文化潮流。在Wonder心境中,主客体不但是分离的,而且是对立的。这种对立只是在Wonder心境寂灭和终止时才完结。由于客体与主体之间存在距离,使客体具备了“招引”主  相似文献   
4.
原始艺术从一开始就是分成摹仿与反摹仿两支齐头并进的。正是基于这种事实,德国艺术理论家沃林格才假定:前者尚出自摹仿的艺术冲动,后者则当为抽象的艺术冲动。他进一步申论,认为抽象的心理根据为“空间恐惧”,摹仿的心理根据为“空间信赖”。他所谓的“空间恐惧”亦即人们不信赖自己的视觉印象,愈是努力把握当前的空间,便感到愈难把握其原状,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矛盾给人的困惑,就是“空间恐惧”的苦恼。沃林格认为,正是“空间恐惧”的深层心理造成了东方民族以抽象和反形似为特征的艺术。沃林格又指出,摹仿自然的艺术乃出于空间的信赖感,即人对自身把握三维空间的能力有充分的自信。他认为,古希腊自然主义的艺术心理就是由此出发,而这种艺术心理又经由文艺复兴的强调和阐发,遂发展成为西方人以忠实地再现客观物象为目的的审美思想。对沃氏这个理论,荣格(C.G.Jung)也非常重视。在他的著作中,对此多次作了阐发。但是,在沃氏那里,理论模式本身却缺乏民族的哲学文化观念的支持和说明,也很少有具体艺术现象为例证,因而显得语焉不详。而荣格的诠释又太囿于心理学范围,并且,无论沃林格或荣格对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国艺术都知之甚少,即使是对埃及和印度的艺术也仅限于点到辄止。因此,对于中西方艺术和美学的比较研究,他们的理论,仅仅可作为讨论的起点,给我们一些思路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