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治理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治理理论体现了当代政府管理的新理念:即由“单一中心、国家绝对主权”向“社会中心、权力多元化”转变。我国的公民社会还不成熟,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治理理论在我国的应用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一方面,必须把规范的治理作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目标,从启蒙的意义上吸收治理理论积极的精神成分;另一方面,治理要与我国的现实政治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在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生群体参与网络公共事件的行为模式构成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基本样态。我们应该怎样因势利导,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研究。一、研究思路与样本简介所谓"网络事件",即主要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伸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相似文献   
3.
以河北省魏县S村粮食市场为例,考察了在政府与市场“双失灵”背景下农地流转过程中多维主体博弈的特征,提出建立依靠市场主导、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博弈框架与沟通机制,更好地兼顾各方的利益,不可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4.
面对市场经济背景下乡村治理与发展的新变革,加之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发展导向下多维复合的新要求,"乡政村治"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展示出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它的良性运转不仅需要"行政性"和"社会性"双重赋权,而且实际上还需要"市场性"(市场的资源、渠道和形式)的赋权。借鉴"文化网络"分析的方法,在实践中以敬老、互助、治理、发展等文化共识为纽带,由乡贤、长者社员、村民入股成立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社,通过多种形式的股权设置和健全的治理结构,把乡村产业要素进行整合,通过这一"资源的文化网络",发挥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在农村经济、文化和治理中多维的综合作用,对于构建乡村振兴内生长效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后农业税时代”村委会的职能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村委会职能及其转换问题,从考察体制赋予的村委会职能与现实中村委会的职能出发,引入国家减免农业税政策,以此作为村委会职能转换的外生变量。文章认为: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村委会的成长进入“后农业税时代”,这对村委职能向“本我”的回归既提供了体制空间,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进一步分析了村委会职能转换的制约因素,据此提出了转换村委会职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在家庭代表、联户代表、村民监督委员会民主选举基础上,由村党支部主持,村委会、乡镇包村干部、工作区长、镇督导组成员、联户代表参加的村庄联席会议使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得到了落实,建立了长效机制,成为农村政治沟通的有效载体.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塑造新的社会舆论和风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苑丰 《东南学术》2008,(1):51-60
近30年来,学界对中国县政的研究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第一批成果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学者们从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出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县政、民国时期的县政和建国后的县政作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县政权力架构的演变是具体历史情境下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演绎,又因其自身权力的“两面性”表现出了相对于整体国家制度构建的独特的演变进路。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县级权力结构关系重点表现在“官治”与“自治”的不同结合方式上。在20世纪后半个世纪则突出表现在党与政、国家与社会的不同结合方式上,其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构成县级层面党与政结合方式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9.
金太军  苑丰 《21世纪》2013,(5):42-43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高速增长,网络已经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和网络媒介越来越深度介入的现阶段,如何认识、把握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维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从近年来重大突发公共事  相似文献   
10.
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示范和带动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我国民主建设的新的路径选择;论述了制度带动、机制促进、行为导向三个主要渠道;指出当前我们应该按照制度-机制-行为的思路抓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