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作人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呈现出探究"现代化的中国固有精神"这一基本价值指向,虽然和左翼作家的自由追求大不相同,但潜在地符合了新文化传统逐渐彰显的"本土化"趋势,和胡适等人的自由诉求隐相呼应。这些积极因素与其政治短视并存,反映出周作人作为"思想者"在应对现实生存时的某种困境。仔细考察这些内容,对于重审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应对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龙虫并雕斋琐语》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诗人王了一一组小品文的汇编,它真实地反映了四十年代大后方中国社会的世相人情和政治黑暗,被称为是“生活的实录”。在语言上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和朴拙美,既做到了文字雅驯,中西结合,又注重科学逻辑,字字推敲,形成了独具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企业经营方向来看,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传统企业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必然是以可持续成长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追求的现代企业。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必然是“可持续成长”。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谁率先调整了企业结构,适应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体系,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散文创作,除了左翼文化人士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之外,还有自由主义作家立足于"文化工作"立场的多种言说方式,无论是沉思默想人类远景的哲理之作、借他山之石针砭本土政治阴暗面的愤激之作,还是歌赞"躬行实践"的沉挚文字,都体现出他们固守文化岗位、慢慢求进步的坚忍。对于这种散文书写方式的梳理,有利于认清现代散文的精神传统。  相似文献   
5.
5月31日,以蔡元培提出的“闳约深美”为主题的2011届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生作品联展在南艺隆重开幕。此发展览集中展示了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传媒学院、高职学院及人文学院毕业生创作的作品1500余件.涵盖了30余个专业方向。作品联展吸引了南师大美院、苏州工艺美院、金肯学院、中国矿大艺术设计学院等13所省内高校以厦中央美院、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和2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6.
王了一的散文创作集中在1940年代,实录了当时大后方中国社会的世相人情与政治黑暗.他把幽默融入小品文的隐讽技巧,实现对人之生存的深挚关怀和严肃思考,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批判精神.这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那个特殊时代的学者以散文为载体,融个人生命体验与社会关怀为一体、寓讽谕之旨于世俗常态的独特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丁玲建国前的报告文学、杂文、日记等散文作品,反映了她皈依政治革命理想过程中灵魂深处对各种流俗势力的反抗,一度爆发为在解放区倡导杂文运动的积极言说。在受到“教育”和“帮助”后,她在表面上选择了认同规范,体现出一个战士的角色特征,而在日记和家信中仍然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角色意识,潜在写作中折射出坚持新文学的批判精神和面对流俗倔强突围的身姿。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上海“孤岛”的杂文创作,不仅延续了鲁迅开创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精神,而且在国土沦陷的特殊历史情境中,通过批判奴隶性、呼应全国文学论争、针砭现实政治和倡扬知识分子节操等多种言说方式,诠释着自由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沦陷区的文化事业,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故乡》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几幅画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鲁迅和陶渊明都是各自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又同遭理想的幻灭,在幻灭中挣扎。“走”与“化”是他们各自永恒的人生姿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