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白衣女人》两个中译本中的辞格翻译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两种译文的具体例子进行分析比对,讨论了文学作品中辞格翻译的难点,评价了两种译本的得失,并对可行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美国语言政策可追溯至殖民地时期。殖民地时期的教育政策带有浓重的阶级性,处于统治地位的欧洲移民主要采取武力征服和教育同化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印第安语言随之迅速衰落。独立战争前,德裔移民被迫接受英文学校的教育,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法律明文规定禁止教授黑人写字,黑人也无权使用和继承自己本族语。从这一时期的语言政策不难看出,美国英语的形成,建立在限制和牺牲少数民族的语言之上,单一性和标准化是美国殖民时期语言政策的导向,而美国的保守派把少数民族置于受教育的范围之外,成为美国民主进程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3.
为了培养孤残儿童的家庭归属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西宁市儿童福利院在心宁家园启动了"类家庭"孤残儿童养育模式。心宁家园内住5个特殊的家庭,每户178平方米精品套房,家具家电、生活必需品等齐全。在这些家庭里,爱心父母是招聘的符合条件的合法夫妻,孩子是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年龄基本在6-12岁,爱心爸爸可以有自己的工作,爱心妈妈必须全职在家照顾儿童,由福利院供给各家庭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