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左联”自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以后,就有多种刊物成为“左联”的机关刊物。这些机关刊物,大都是“左联”成立之前,鲁迅、柔石、郁达夫、冯雪峰等人以及原来创造社、太阳社、我们社、引擎社、南国社、艺术剧社等团体的成员所办的;有的是在“左联”成立之前就已创刊,而中间转为“左联”机关刊物的,如鲁迅,柔石等人编辑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鲁迅,用战斗的笔,用多种文艺形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在用小说、杂文进行战斗的同时,还吹响了诗歌这一时代的号角。鲁迅一生写的诗,无论是新体诗、歌谣,还是旧体诗,现在能收集到的,已近八十首。这些诗从篇幅来看,比起他的小说、杂文、散文,数量是少的;这些诗又是散见在鲁迅一生的各个时期,但它伴随着鲁迅前进的步伐,同样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鲁迅光辉战斗的一生。“五四”时期,鲁迅写了《梦》《爱之神》《桃花》《他们的花园》《人与时》《他》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样的话:“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南腔北调集》)的确,在中国自有文学艺术的几千年的社会里,小说一向是被看作“杂书”,“闲书”的,不能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写小说的人也一向被看作是不安本分的人,是无聊的人。所以,文人只能读孔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的前夜继《狂人日记》之后发表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一篇小说,无论当时还是现在,对于认识孔孟之道和"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的罪恶,认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对于这篇小说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有些问题还须要进一步探讨.现在把在教学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写出来,求教于读者.一、"孔乙己"这个名字的反孔意义在小说中鲁迅先生明确地交代了"孔乙己"这个名字是从初学习字的描红纸上的"上大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五月三十一日写的《谈金圣叹》一文中,对金圣叹“截去《水浒》的后小半”,非常不满,尖锐地指出了他腰斩《水浒》的反动阶级立场和恶劣作风,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咒骂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是“流寇”“盗贼”、对其疯狂围剿屠杀的反动本质及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压榨人民的滔天罪行,号召人民起来革命。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对于研究《水浒》这部反面教材很有益处。在这篇文章中,鲁迅首先指出了金圣叹的反动立场和恶劣文风。金圣叹,原名若采,后更名人瑞,字圣叹。生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即公元1608年),死于清顺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世居苏州憩桥巷。他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