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译丛》(Renditions)杂志在近30年间(1980—2008)先后四次较为集中地翻译了15则“聊斋故事”(含一种“聊斋俚曲”选译),学界对此鲜有关注。《译丛》十位中外译者翻译的“聊斋故事”旨在对外传播经典文学与历史文化。《译丛》“聊斋故事”的翻译去“讹”存真,忠实于原作的文学叙事与文化内涵,是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中传播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极探索。《译丛》的“聊斋故事”选译在《聊斋志异》英译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本文以时间为序,分析了自冰心以来美国李清照诗词的英语选译、全译情况、翻译策略特点及接受现状;对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的研究进行分类描述,归纳出美国的新颖研究视角与观点。据此描绘出的李清照诗词在美国英译与研究的"路线图",对于促进中美学界关于该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瘦鹃是鸳鸯蝴蝶派的核心作家,以著译哀情小说闻名,世称"哀情巨子"。周氏编译的《心弦》收录西方小说十篇,却鲜有相关论述。经考证,作为"我们的情侣"丛书之一的《心弦》,选择编译的十篇小说均为经典之作,其主题与周瘦鹃的"哀情"文学观密切相关。从《焚兰记》、《赤书记》与《重光记》的译本分析可以发现,周瘦鹃的悲情初恋、惨情叙事与言情模式等人生体验与文学理念融汇到《心弦》的编译之中,透露出译者的"哀情"情怀。对《心弦》编译的考证与论述,既可以补充文学编译史的疏漏,又可以丰富周瘦鹃"著、译、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兴翻译本科专业的毕业生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求,这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安徽省12所地方高校的翻译本科专业办学状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核心制约因素即"本地化"与"复合型"的缺失。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明确培养目标、修订育人方案""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精选专业教材、编纂本地教程""强化师资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测评机制、建立实训基地"等一系列举措,对"翻译本科专业‘本地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香港《译丛》是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的一个典范。在其主创出版者与撰稿人群体中,海外汉学家是一支重要力量。在文学编选方面,他们的跨文化身份明确了域外读者的阅读期待,他们的学术关注点又将选材进一步聚焦,最终选定代表性的中国文学篇目。而且,在具体的文学翻译实践中,近乎直译的汉学翻译方法与相关研究性文本相结合,是一种全方位深度传译的“丰厚翻译”模式。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进程中,海外汉学家群体的地位与作用亟需得到学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陈景韩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翻译家。他以报刊为阵地,在编辑出版与文学翻译之间进行跨界运作,其编译出版思想与实践特点鲜明:编译选材富有时代气息,编译策略着眼读者接受,多方营销开拓传播渠道。他的编译出版活动对近现代传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培植了大批商业化报刊编译人才,又繁荣了近现代影剧界的编剧题材,同时,也促进了其自身小说创作的革新。直至当下,陈景韩的编译出版活动仍具有重大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李清照诗词英译与研究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文章以时间为序,分析了自冰心以来美国李清照诗词的英语选译、全译情况、翻译策略特点及接受现状;对李清照诗词在美国的研究进行分类描述,归纳出美国的新颖研究视角与观点.据此描绘出的李清照诗词在美国英译与研究的“路线图”,对于促进中美学界关于该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艾米·洛威尔作为美国20世纪初叶的“意象派”挂帅诗人,继庞德之后译介了大量汉诗,出版了汉语诗歌译集《松花笺》。《松花笺》的成书颇具传奇,洛威尔的英译手法既严谨又富有创新,是“信”与“新”的结合。在译介汉诗的同时,她创作了诸多融合了汉诗元素的“仿中国诗”。《松花笺》与“仿中国诗”使得洛威尔在美国诗坛享有盛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交际教学法产生以来,以Krashen为首的诸多二语习得研究者认为语法教学作用甚微,语言应该通过自然地接触语料而习得,而不应该通过正式学习学得,他的观点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然而,目前许多关于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各种形式的语法教学有助于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