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切语用字的调整与宋本《玉篇》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本《玉篇》对原本的注音用字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种调整有的与语音变化有关,有的没有。从切语用字变动的趋向看,宋本《玉篇》的注音变动明显受到《字林》音注的影响,所以可以排除陈彭年根据《广韵》修改《玉篇》反切的可能性,有关的文献资料也不支持陈彭年重修《玉篇》之说,宋本《玉篇》的现有规模当来自唐代。  相似文献   
2.
《王三》和《广韵》的语音差异导致了两书韵类系联上的差异和某些义项甚至词语的漏收,涉及俟母是否独立的分歧和典籍音系的整理标准问题。同时,两书语音上的差异对中古音的研究具有极大价值。因此,这些语音差异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对韵书的编撰及后代学者的语音研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处于《切韵》向《广韵》的过渡时期,释义渐趋成熟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释义不明的情况,需要辨析疏证:一是释义用字或字头讹误,二是文字脱漏,三是联绵词字形多变。对比《切韵》系各残卷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疏证分析,可以让释义更合理、更明确可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