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当前民族研究领域关注度较高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有必要回顾梳理以往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研究,考察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基本特征,辨析其内在的历史继承发展关系,探讨其在工作实践中的时代运用语境和用意。从基本特征、历史关系与运用语境三个向度阐明“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概念内涵的异同及其内在的相互关系与具体语境运用中的区别,有助于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团结进步的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实质,有助于深刻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苏联民族问题及其理论和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启迪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苏联民族问题理论与政策研究>一书,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视角看苏联的民族问题,从正反两分法的视角总结了苏联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谐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的警示.  相似文献   
3.
相互嵌入是民族交融的微观注解,是我国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直观体现。靖州各民族社区通过建设实现了在结构、文化、制度、经济上的相互嵌入,为其成员提供了一个财富充足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为研究主导型民族社区的互嵌式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中华民族观念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可以说,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具有多重属性,既表现为经济问题,也表现为政治问题,还表现为文化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不可能认为是"政治化"或"文化化".民族问题的"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论述表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最根本的方面是促进民族发展,实现民族进步和共同发展;协调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九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行,来自与会学者重点围绕中国  相似文献   
7.
[摘要]整合是解决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萨赫勒地带国家的内部整合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外部整合体现为经济一体化和安全一体化两个发展方向。通过整合能够促进萨赫勒地带民族关系的和谐,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非洲萨赫勒地带民族问题在地理上主要是北方与南方的冲突,在对象上主要是白人与黑人的冲突,在信仰上主要是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在形式上主要是国内民族间长期的暴力冲突,其严重的民族问题破坏了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制约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导致了国家的碎片化,滋生了恐怖主义。研究萨赫勒地带的民族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无疑有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世界民族问题纷繁复杂,苏丹的分裂、挪威的惨案和伦敦的骚乱、缅甸国内的战火、中东多个国家的政治剧变等都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深刻分析这些民族热点问题并从中获得警示,将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认识、把握和处理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关系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而发生了变化。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关系的内容、特点及发展动力,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