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蓬勃发展,后由于我党领导机关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自动放弃了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特别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致使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下,遭到了失败。  相似文献   
2.
“烈士死难已三春,回首阳新城,驻满了豪绅,勾贪官,结流痞,任意逞凶横。捣毁工农会,烧杀革命人。空前未有,惨不忍闻。群情激愤,个个痛恨。雪花流富水,色采变风云!二·二七烈士,虽死犹如生!同胞们,快起来,一致来雪恨。百折志不回,革命真精神。前仆后继,坚持斗争。死难烈士未竟事业,我们来完成。推翻诸帝国,杀尽土豪绅。革命风云涌,共产主义靠斗争。”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湖北的有利形势推动下,湖北省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茶地蓬勃发展。其中鄂东南地区的农民运动,更加汹涌澎湃,成为全省农民运动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鄂东南地区,包括大江以南的大冶、阳新、通山、通城、崇阳、咸宁、蒲圻、鄂城、嘉鱼和大江以北的圻春,浠水、黄梅、广济共十三个县。这里有闻名的大冶铁矿、楠竹绿茶等,物产丰富。但是,在大革命前,该地区的千百万农民却遭受着帝、官、封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滔滔富河水,流不尽穷人的血和泪,巍巍幕阜山,容不尽穷人的仇和恨!”这首在阳新人民中普遍流传的歌谣,就是这种悲惨生活的写照。 一、我党成立后,鄂东南地区初期的农民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湖北黄梅,阳新等县在武汉读书的部分青年,在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同志的教育和熏陶下,不少人接受了新思想,成为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走与农民相结合的道路。他们回到家乡,传播革命火种,发动农民起来闹革命。  相似文献   
4.
鄂东南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通城、崇阳、蒲圻、嘉鱼、咸宁、通山、阳新、大冶、鄂城、黄梅、广济、圻春等湖北省的十多个县。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党要完成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一伟大任务,关键是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弄清鄂东南苏区土地政策的发展变化,对于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整个土地政策是有重要意义的。考察鄂东南苏区土地政策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一九二七年九月的鄂南秋收暴动到一九二九年冬是第一阶段;从一九二九年底党的“六大”精神传入鄂东南苏区到一九三一年初是第二阶段;从一九三一年八月的重分土地到一九三二年冬是第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湘鄂赣苏区的土地革命政策及其指导下的运动,过去历史工作者很少论及,现行党史教材中也未完整列入。笔者近年翻阅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文献,发现湘鄂赣苏区党们领导者们在土地革命的理论,政策和组织运动方面,认真贯彻六大精神,总结历史经验。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独特的创造和贡献。因而觉得需要加以整理,予以发表,以补过去之不足。但限于水平和时间,现只就湘鄂赣苏区前期土地革命政策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一年何功伟烈士就义二十一周年时,钱瑛同志曾写了这样一首诗,来追念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和同志: 少小曾怀国难忧, 长成誓雪万民仇。 汉江怒吼天迟曙, 海上流亡志幸酬。 铁马金戈战敌伪, 高歌壮语励同囚。 忠贞那惜头颅掷, 含笑刑场典范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