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词义研究是当代词汇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其中关于词义引申问题在语言学界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本文认为 ,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词义引申的研究视角不同。这些研究视角可概括为 :文化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发生学视角、逻辑学视角、词汇学视角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它具有系统性,语言的各个部门也都是系统。词汇作为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词义的系统性也是客观存在的。文章从同源词、同义词、同实异名词三个角度阐述词义的系统性,解释并证明词义的系统性具有互补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汉语玉石及玉器命名研究是传统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56个汉语玉石及玉器名中的命名取象进行分类与统计,揭示其命名取象选择规律,并进一步指出玉石及玉器命名与人类的感知、心理、文化以及认知水平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运用比较词源学理论对汉英植物命名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植物命名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在植物命名过程中的意识体现。汉语与英语在命名取象上具有类比性、具象性、单一性等方面的共性,但在文化上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尔雅音训》是由民国著名训诂学家黄侃笺识、其侄黄焯教授编次出版的一部训诂《尔雅》的著作。是书多以声音贯穿训诂,在古汉语植物释名中多有创获。但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过于注重声音而轻视意义,更无视植物性征的描写,故植物释名每每出现讹说曲解之误。在以古音通训诂进行植物释名时存在曲解名称词义、滥用声转、失考或误考源义素等错误方法。  相似文献   
6.
“抓住事物的特征并给予描述,这是人类认识纷繁世界并为万物命名的一个重要途径。”①人们在给植物命名的时候总是选取一个或几个特征来作为依据,这种命名取象的选择与人们的感知、心理、思维以及对外界的独特认识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一由已知达未知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条普遍规律,人们将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的中介是类比。在为新事物命名的时候,人们也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知识领域中的旧事物与新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类比,利用“以其所知喻其所未知”的方法来造新词。罗常培曾经谈到,有些部族遇到没有看见过的新奇事物的时候喜欢拿旧有的东西附…  相似文献   
7.
该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一定数量的汉语植物名中的取象名素进行分类考察与统计,得出较为准确的量化结果。并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汉语植物命名取象的优选选择规律,进一步分析了这一规律与人们的感知、心理、思维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词汇学的角度对《山海经》中记载的211个植物名词进行构词研究,通过全面考察其结构类型与构词成分,揭示了《山海经》中植物名词的一些特点:植物名词以单纯词为主;合成词中偏正结构占绝大多数,其中名名式又是主要形式;植物名中动词性语素很少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与解释。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验证法与汉语植物命名探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物考证,尤其是汉语植物命名探求在语言学界是公认的难题,探讨科学的名物探源方法尤为重要。本文认为,科学的名物训诂方法应是语源学与现代植物科学相结合,其中生物学验证法不仅为“因声求义”法提供旁证,还可辨析歧训异说,匡正旧说谬论,在汉语植物命名探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望文生义是语源探求研究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的训诂学方法。在汉语植物音译外来词释名中常常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解释。本文通过分析音译外来词在汉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对望文生义产生的原因进行了专门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