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亲结婚的严重后果 我们把旁系血亲三代以内或直系血亲男女之间的婚配统称为近亲结婚。所谓直系血亲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就是指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所谓旁系血亲指直系血亲以外,在血缘上同出一源的亲属。如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叔伯、姑母、舅父、姨母等。 漫长的原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起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杂乱的婚配阶段。“不仅兄弟和姊妹起初曾经是夫妇,而且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性交关系今日在许多民族中也还是允许的”。  相似文献   
2.
一 概况 台湾已经顺利完成了它的人口转变过程,其人口增长的特征已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化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1905年,台湾的人口总数仅有300余万,到1950年总数已增至760万,1986年再度增至1950万。短短81年中,人口增长5倍多,年平均增长率为6.6%。  相似文献   
3.
柳条井大队位于盐池县中部地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段。全大队总土地面积十九万亩,有耕地面积一万二千五百亩,占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二百六十四户,总人口一千三百七十七人。解放三十年来,柳条井大队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荒原,发展生产,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4.
据1982年人口普查,甘肃省总人口数为19 569 26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比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平均人口密度少62人。市镇人口为 3,002,499人,占全省人口的 15.3%。人口平均年龄为25岁,中位年龄为 20.13岁。年龄构成为:0—14岁占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是我中华民族的一员,有87.68万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5%,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还有少数居住在与新疆毗邻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和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就新疆看,哈萨克族畜牧业比重约占全疆牧业的一半,是我国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哈萨克族的人口素质,对于促进我国哈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口征特甘肃省人口发展,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增长速度快。1982年7月1日人口普查表明,甘肃省总人口为19,569,261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0,124,775人,占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7.
中外学者已对中国省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与生育率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其研究成果表明,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对生育率变化有正相关关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计划生育工作成绩越好的省市,其生育率水平越低。那么,这一模式是否也适应某一省的具体情况呢? 引用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中国人口地图集》)和计划生育资料(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本文将以世界著名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生育率模式为理论基础,系  相似文献   
8.
导论中国的城市以其历史悠久而称著世界。自中国的第一座城市于2000年前兴建起,城市人口数量也随之增加。当洛阳市人口于公元前100年达到65万时,古罗马国的总人口数尚未能与之匹敌(United Nations,1980:6)。随后面发展起来的城市有当今陕西省的省会城市西安,其总人口数于公元700年已达到100万左右,名列亚洲城市之首(Chandler and Fox,1974:291),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自公元800年至1800年,中国的城市处于停滞状态,其人口规模与城市数均停留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中国103188.2万人口非均匀地分布在29个省、市、自治区和2378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其人口密度从最高的上海1745人/平方公里到最低的西藏1人/平方公里。 许多中外学者已经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对中国人口的生育、死亡,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作了深入研究,但其研究仅限于省级,或个别省、县或市的分析。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对2300多个县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尚无前例。  相似文献   
10.
从1970~1981年的11年中,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5.8下降到2.6,受到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广泛重视。从1981~1986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再度降至2.2,对此,本文试图引用有关资料,以鲍思顿—顾宝昌模式为基础,讨论1981~1985年中国生育率变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