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早期章太炎在其风光的激进表面背后,有着被人所忽视的保守的一面.早期国家政体构想中的"尊清"保君思想,经济改良思想中所保留的中国式农耕经济禁地,早期思想中就已经具有的贯穿一生的文化保守倾向,以及早期革命实践中保守影子的回归等,体现了他早期的保守思想因素.从保守角度审视早期的章太炎,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他复杂思想的全貌,也可以理解他思想多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虽然为中华灿烂的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憾,比如儒家教育目的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家族性、教育内容彰显出空疏僵化且不切实际的流弊、教育方法表征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独白之偏狭。书院教育形式的出现,对孔孟式儒家教育的缺憾起到了一定的补正作用,并以自身独特的方式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将孔孟式儒家教育从追求个人成仁成圣的狭小空间引向了对常存天地间之理的追索;二是将以往注重诵经的枯燥教育内容扩展到对义理与知性的学习与感悟;三是给古代僵化的师徒式教授方法增添了充满活力的辩难风气。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并未刻意构建自己的史学研究体系,但他从事史学研究有自己的原则:探寻历史的文化内涵是他的史学追求目标(文化视角);用趋于保守的标准衡量历史是他的史学态度(保守态度);从具体的个体及集团入手研究抽象的历史问题是他的史学方法(个体取向)。  相似文献   
4.
“开发西北”是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一个社会热潮,在此热潮裹挟下,西北高等教育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抗日战争开始,“开发西北”扎实推进,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东部高校内迁运动,这一运动将西北变成了暂时的国内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抗日战争之后,虽有内迁高校的“复员”回潮,但客观上看,“开发西北”的基础,内迁高校的影响,以及内迁高校留下来的种子,构成了西北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5.
西北联大是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两朵奇葩之一,它应全民抗战的现实需要,踊跃宣扬抗战爱国思想,积极灌输、培养师生以军事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并组织师生积极投身于支持抗战的宣传、民众发动、军事技能培养、战时资源准备等方面的实际行动中去。同时,它在师生的学术研究与学养提高的领域迸发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热情,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它所体现出的完整的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是当时国内高等教育战时教育思想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国可亡,而史不可灭"是"史学救国"学术理想的基础;"对历史文化,爱护之若生命"促使文化守成思想的形成;"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自然确立了他史料考证与关注现实并重的史学方法。另外,从总体上看,陈寅恪文化守成主义史学思想当然也有其历史贡献及缺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