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牌子锣是湖北省民间一种吹打乐,其乐种名称因地而异。王寿牌子锣依托黄石下陆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背景,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本文以民俗与仪式背景下的乐班、乐手、乐谱、演奏形式与乐曲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状况为视角,对黄石王寿牌子锣民间乐种进行本体调查,试图探讨这一乐种在该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亿 《现代交际》2005,(5):70-70
在迸入公司四个月后,我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失落感,我感觉自己完全被忽视了。总是觉得自己学生时代的风光无限早已不知去向,等待我的是种种"冷遇"。当初我是被大老板亲自招聘进公司的,但自从进来以后就没有机会和大老板说话;顶头上司对我很冷淡,却经常找我的搭档--一个活跃的女生聊天;同事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似乎总也钻不进去……我很郁闷,"我想多参与一些事情,有谁甘心只做小兵?可是如果老板不知道目己的能力,再闷头做,做得再好也没用。" 时常感觉自己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小兵,即使哪天消失也不会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3.
缄默知识是不能系统地表述的个人经验,对我们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的“模拟职业化训练”能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缄默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井能通过知识外显化、内溶化、共感化来实现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从而对提升学生新闻业务素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博客及在企业公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亿  徐可 《理论界》2007,(4):216-217
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了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形式——博客,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获得了企业公关的青睐。它在企业公关中扮演着“关系居间者”的角色,发挥着关系桥的作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企业与消费者、媒体、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的传统沟通方式。通过博客,企业可以协调组织内部关系,与消费者进行对话,有效预防和化解危机,进而提升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5.
缄默知识是不能系统地表述的个人经验,对我们的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高校新闻实践教学中的"模拟职业化训练"能有效地实现师生之间缄默知识的传递与交流,并能通过知识外显化、内溶化、共感化来实现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换,从而对提升学生新闻业务素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家合资公司职员,刚开始工作时,总觉得与上司不合拍,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才发现了原因所在。我是程序导向型,所以在工作时会非常强调系统有序,列出正反两方面观点及按时间顺序排列各项任务等等。而我的上司是行动型,强调工作的灵活和随机应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和我的上司进行了沟通,他非常认可我的分析。我逐步重视关键行动和结果,而他也开始强调过程的合理性,我们现在合作得非常愉快。除了个人取向,还要明了上司的长处和弱点,如果上司精通市场业务,而对财会工作不甚了解,那么管理好上司就意味着事先做好细致的财会分析,以帮助他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充分了解上司的同时,也要让他真正地了解你。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地授权给你。  相似文献   
7.
本文剖析了品牌定位理论及影响品牌定位的因素,并对成功企业三星电子的品牌定位策略进行了研究,指出企业的品牌定位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商标设计问题,而是一个需要资源投入与精心策划的复杂活动。企业要在品牌经营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将产品特性、目标消费者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竞争对手以及品牌识别和主张等核心要素联合起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品牌定位对策,提升品牌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从宏观性融合深入到微观性融合,本文通过观察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新闻传播变革,思考当下新闻教育的调整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媒介组织由于其责任和地位的特殊性,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官僚科层体制的特征,本文阐述了媒介组织管理过程中与科层体制相结合的优势和弊端,并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应将层级管理与权力节点化相结合,将人本思想融入管理。  相似文献   
10.
网络论坛因其自身的技术特征被众多的学者认为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良好平台。本文引入“公共领域”理论,在分析“公共领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网络论坛置于传播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框架中,并结合“重庆钉子户”事件,对强国论坛、网易、天涯杂谈三个不同类型的网络论坛中关于此事的言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网络论坛呈现“公共领域”的雏形,但与“公共领域”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官方型网站、商业型网站还是在民间型网站都无法承担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重任,而且网络论坛中,“理性精神的欠缺”、“广泛参与和有效对话之间的二难”、“共识与民意的差距”、“知识分子与网络论坛中话语霸权的呈现”等都是网络技术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也是构建理想公共领域的“瓶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