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清初畿辅的投充旗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令志 《河北学刊》2002,22(1):142-145
在清初圈占旗地时 ,内务府及八旗贵族等 ,为了获取更多的土地和补充庄园劳动力 ,曾一度大量收取投充人 ,投充亦成清初之“恶政”之一。八旗王公和内务府等将投充地亩设置纳银庄 ,将带投土地多者为庄头。另外一些没有带来土地的投充者 ,他们可以为主人分得绳地 ,并成为内务府皇庄和八旗王公庄园的劳动力 ,此类投充者解决了清初八旗庄园因“逃人”而致使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故清初曾一时出现八旗赖投充者为生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清朝兴黄教以安蒙藏之政策,对统治蒙藏地区是非常成功的策略。兴黄教策略之一,即在蒙藏各地及京城广建黄教寺院。有清一代,陆续在北京兴建的黄教寺院达65座,其中除几座专以满洲人为喇嘛者外,基本都是蒙藏喇嘛,且皆从藏区或蒙古各地延聘高僧管理,各寺均有额定喇嘛,按级给与钱粮。关于自藏地延聘高僧至京城寺院问题,迄今尚未见专论。本文利用雍和宫满文档案,以长城内最大的黄教寺院雍和宫延聘济隆七世呼图克图来京任总堪布之经过为中心,冀以探讨清代黄教政策及延聘来京喇嘛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再论“计丁授田”问题赵令志后金政权的统治重心由苏子河流域转至辽沈地区后,八旗官兵也基本从原来的屯驻地迁至辽沈地区,努尔哈齐为解决八旗官兵的生计,保障八旗组织的战斗力,对八旗官兵实行“计丁授田”,以此来安置八旗成员,首开为八旗官兵分配旗地之例。所谓八旗...  相似文献   
4.
乾隆三年宁夏府地震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乾隆三年底 ,宁夏府发生强烈地震 ,造成 5万余人死亡 ,城垣、衙署、民房百无一存。清政府特派钦差 ,会同地方督抚及宁夏八旗驻防将军等 ,处理抚恤、赈济、重建等事务 ,并分别对赈灾之官员等进行奖罚。通过考证清政府对此次地震之处理情况 ,可以了解清前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其方式、方法 ,于今或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清代直省驻防旗地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与清代直省驻防有关。中外史学界研究清代旗地的论著较多,但鲜有研究驻防旗地者,概由于多数学者认为自康熙中叶以后,拘于驻防官兵不许在当地置办产业之禁,致使直省驻防没有旗地而多以俸饷为生所致。其实,驻防旗地与畿辅京旗旗地同样属于国家所有,非私人产业,故其存在与否和此谕令无关。多数直省驻防在设置之初即为之圈占了旗地,因所处地区土地资源不同,设置旗地的情况也有差异。在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既为驻防官员分拨了俸米地,也为驻防甲兵和余丁分配了口粮地;在江南人烟辐辏之地的驻防,未给官兵分拔地亩;在土地资源界于两者之间的驻防地,仅为驻防官员分拔了俸米地,而未给甲兵、余丁分拨口粮地。此外,清政府在设立各直省驻防时,均为之圈占地亩,设置了马厂,马厂地应该属于旗地。马厂地亦仅非山地,其多数为可耕地,所以乾隆以后,直省驻防多将马厂地开垦招佃,许多马厂地成为可耕的旗地,这些旗地一直延续到清末。因此,直省驻防均存在数量不等的旗地,并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分布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满族共同体是由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旗下家奴发展而来的 ,八旗土地制度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清一代 ,大多数满族人民是依靠农业为生的 ,八旗土地的封建化实质上就是满族社会封建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