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当代少数民族生态文学创作的起因、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借助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天然优势,内蒙古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具有前沿性价值,对我国生态文学创作和生态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死后,就埋在自己种的树下,笔直的树干是我灵魂的旗,我愿化作满山绿色与佤山同在。”这是隋嘎老人绿化造林的独白。  相似文献   
3.
佤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山地 ,但与汉族的沟通早已有之 ,这在姓氏上亦可见一斑。这与元代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迁徙到滇西南 ,和同样是迁徙至此的佤族发生密切交流有很大关系 ,这种交流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今天阿佤山的佤族青年姓名实行汉佤两制 ,互相间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4.
一、缅甸佤邦缅甸联邦有众多民族,其中佤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是缅甸古老的民族之一。缅甸佤族约有70万人,有近60万的佤族人集聚在缅甸第二特区———佤邦。跨过中、缅界河南卡江,就是佤邦的地盘。佤邦所在的地区1989年4月前属缅甸共产党领导。1989年4月17日,佤邦脱离了缅共领导,组建了佤邦联合党、佤邦联合军,并谋求独立建国。1993年,缅政府允许佤邦在交出武装的情况下成立一个特别自治区,佤邦没有同意,而仍自称佤邦。佤邦位于世人所称的“金三角”地区,①是缅甸联邦毗邻中国、泰国和老挝的自治特区之一。它由南、北两个地区组成。佤邦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