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道家是以“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继而推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这四个层面具有一种历时性递进式层次关系.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与之相反,是基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以求“自我身心的和谐”,由此出发而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推至“自然的和谐”.儒道两种不同路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环环相扣.从横向空间上看,恰成首尾相连的回环结构,构成了作为传统和谐社会观集中体现的“普遍和谐观念”.追求“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用现代系统论对之加以重新诠释,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赵建永 《天府新论》2012,(2):135-139
汤用彤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其一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他的治学态度、研究方法和教育理念对我国哲学、宗教学学科的形成、发展以及文化建设,皆有深远影响。从学术史与生活史相交融的视角,重新考订汤用彤毕生的治学经历和思想分期,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代宗师的成长道路和探索培养大师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汤用彤之所以能在同辈学者所未予重视的学术领域独辟蹊径,原因在于他对文化双向交流问题有深入思考。他借用文化人类学有关文化移植的前沿成果应用于思想层面,认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接触必须经过冲突与调和的三个阶段,才能在本地生根。他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例来说明外来文化必须经过很大改变以适应本地文化,方能被国人广泛接受。总结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理清以汤用彤为中坚的学衡派的文化运思理路,而且对于外来文化中国化规律的探索和当今的和谐文化建构以及解决"文明的冲突"都极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佛教和道教学科的草创时期,汤用彤率先研究了佛教中国化与道教发生历程的关系,在此领域具有拓荒意义。他的佛道关系研究建立在宏阔的跨宗教比较和严谨的文献梳理基础上,鲜明地体现出经史考证与思想发掘相辅相成的治学特色。他考证《太平经》中蕴含的黄老学、道教、佛教互动关系,推定其成书于汉末之前。本文通过分析汤用彤对道教承负与佛教轮回、守一气法与守意禅法等问题的比较,及其与黄老学关系的考辨,总结他对佛教中国化和道教发生史研究做出的奠基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6.
汤用彤先生所开课程及其教学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围绕汤用彤先生教学南北的经历 ,根据现存讲稿来探讨他作为杰出教育家的卓越贡献。他授课领域横跨中、西、印三大文化系统 ,所开课程现已知近四十门 ;其教学特色是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善用比较法 ,并与研究相辅相成 ,为今人教学研究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 ,对我国哲学学科建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熊十力  赵建永 《云梦学刊》2016,(4):27-29,161
整理说明:近年来,笔者于北京大学档案馆发现了一些学者的往来信函,其中有一份档案原题"熊十力请求回南京给北大校长、林伯渠、董必武的信",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秘藏于不对外开放的校长办公室的专门档案里,故尚未收入《熊十力全集》及其著译目录。经汤一介先生亲自向校方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笔者才有缘得见并复制了该函。全信以身体与治学的关系为主线,反映了作者的独特观察视角和学术成长道  相似文献   
8.
赵建永 《老人天地》2014,(10):17-19
汤先生诞生于1927年正月十五日,走在9月9日晚9点,也是天心月圆的八月十六,寿臻八十有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先生走了,但他组织的团队还在,梦想还在。  相似文献   
9.
汤用彤在美国汉姆林大学时所写哲学、心理学论文未刊手稿,幸承汤一介先生保藏,使我们得以了解他留学所受的严格学术训练,探析那个时代前辈学者对西方哲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准确深入的理解。这些求学成果成为汤用彤著述的源泉,反映出学衡派形成的思想轨迹。留美所学新知奠定了汤用彤的治学基础和方向,通过其传介,推进了国人的文化研究,具有思想启蒙和为现代中国学术奠基的历史作用。它的整理与发掘,为西学东渐史上一些重要问题的重新审视提供了珍贵资源。  相似文献   
10.
赵建永 《东岳论丛》2006,27(1):172-175
梁漱溟“三期重现”的文化观存在的问题是:人生三种态度导致的三条路向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和特殊性,从横向空间上看西、中、印三大文化是多元并存的;而此三种文化只能依次重新出来解决人生三大问题,从纵向时序来看是为一元单向演进过程。汤一介先生通过诠释“普遍和谐观念”而建构的多元一体化文化发展观,为克服这种多元与一元矛盾的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