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1.
2.
论贞节观对婚姻家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贞节观是社会对两性关系的情感及其社会行动的限定与期望,其对婚姻家庭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传统社会,贞节观对稳固婚姻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家庭经济的和谐稳定,并进而维系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在现代社会,贞节观内涵的宽泛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女性社会经济地位得以提高,却使家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稳定因素。要既保证家庭稳定,又提高婚姻质量,贞节观就仍需发挥其约束人性别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社会地位的等级系统具有超强稳定性。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主动建构地位等级,并维持着这种不平等的秩序。期望状态论认为,互动参与者绩效期望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地位分化以及体现此分化的互动行为差异。地位特征、社会回报和行为互换模式是影响期望形成与改变的主要因素。期望状态研究方案指导下的诸分支观点对各类不平等现象进行的一般性解释,增进了我们对广义不平等产生和再生产的理解,为谋求减少不平等的策略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导致社会各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传统单一的养老方式已不适合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变化的中国社会现状,更无法应付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冲击挑战。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养老责任主体的多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分析了垦区民众生活满意程度评价过程中社会比较机制的特点、作用和意义。研究首先介绍了垦区民众参照对象选择的种类和特征,发现多数受访者会选择同"朋友"、"同事"、"同学"等内群成员和自己以前的生活状况进行比较;参照对象选择表现出稳定性和群际差异性的特征;社会比较的内容则主要集中在"收入"、"家庭和睦"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还研究分析了社会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主观幸福感主要取决于"同他人比较"的结果。社会比较视角对社会心态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库利—米德奖"是美国社会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为杰出研究者颁发的终生成就奖。获奖者的学术成就足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前沿发展状况。文章总结了从1998年到2008年共11位获奖者的理论观点和学术贡献,并依据这些观点所属的理论框架体系,归类介绍了期望状态论、地位特征论、地位建构论、合法性理论、情感控制论、认同论、权力依赖论和情感社会交换论等一系列已在美国发展比较成熟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发掘这些理论中蕴含的内在一致性,力求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8.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精神领域的内核。调查发现,人品、知识、健康是现代年轻人的主要追求,大学生们尤其看重健康因素。此外,被调查大学生对自己实际人生价值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年级与性别差异。而且自己实际人生价值受父亲学历与职业的显著影响。父亲是小学文化的被调查者多只看重健康,父亲文化程度更高的被调查者则除健康外还比较看重人品和知识。农民的子弟最重视知识,工人、干部的子弟则最看重人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