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应当主动进行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新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的师生观,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指向,革新教育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式的学习并辅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树立自我终身学习的意识,构建合理的本位性和扩展性知识结构,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培养新型农民、扩大农民消费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在扩大农民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农民消费安全,培养新型农民消费安全意识,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焦点之一,也是化解当前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根据新型农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对农民消费安全形成的原因、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分析,对农民消费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川、鄂、苏、黑四省1712份问卷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转向不同级别城镇(乡镇级、县市级、地市级、省会级)农业转移人口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样本总体看,城镇级别对农业转移人口经营权退出和承包权退出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相较于转向乡镇级的农村人口,转向省会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经营权,转向地市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承包权;省际差异下,相较于转向乡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向省内地市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经营权和承包权,转向省外省会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经营权,转向省外地市级的农业转移人口最不愿意退出承包权;转向各级别城镇农业转移人口经营权和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对此,提出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转向动态机制、构建分类化多层次退出机制、注重乡镇和县域小城市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在研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保障缺乏、融入城市困难、子女受教育矛盾突出、自身素质限制等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代诗坛代表人物,黄庭坚师从于苏轼,按常理说二人的诗歌创作应是相似的,但通过两人流传下来的诗可以看出,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二人的诗歌特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同时也有其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屡有发生,主要表现是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捏造或篡改实验数据、发表论文“一稿多投”、杜撰参考文献,引文不加注释、不当署名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相关制度的不合理、不完善及不良学术环境的影响;现代电子技术的便利条件以及研究生个人道德自律意识的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净化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道德自律意识,减少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社会排斥概念是对已有的社会剥夺、边缘化、歧视等概念的丰富和深化。文章从社会排斥的角度对下岗群体进行分析,解决下岗群体的贫穷、不平等、就业等问题,并通过国家立法、制度和政策上的扶助,逐步解决下岗群体的社会问题,以便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职工下岗现象,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出现的,职工下岗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体制的、历史的、结构的和宏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企业及职工自身等微观方面的原因,只有了解这多种原因,才能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下岗职工再就业之路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运用SWOT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继颖 《学术交流》2005,(5):114-117
在中国加入WTO后,黑龙江省绿色畜产品能否走向国际市场是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大省,要充分发挥绿色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应采取的战略措施:培育知名品牌,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兽医卫生保障体系,实施安全工程;建立和完善市场流通体系,通过龙头的组织和带动加快产业升级;充分运用“绿箱”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