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高速的发展,房地产业从南至北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进而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在发挥着国民经济支柱的作用。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房地产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步发育起来的,它的发展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2.
容积率奖励及开发权转让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容积率奖励及开发权转让的概念释义入手,在分析国外实践经验及促进开放空间、历史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它们在协调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政府与土地开发部门利益共赢方面的现实应用意义,提出实施建议,并肯定了它们作为国外应对类似社会、经济问题,且有成效的管理办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科技革命的特点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为高新技术的崛起.在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孕育高技术发展的摇篮.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未来在步入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更需要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中心作为一项城市发展战略,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大都市区的广泛认可。基于集聚—分散维度和单中心—多中心维度理论,结合百度热力图等人口空间化数据,提出能够客观反映不同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差异性的测度方法和量化指标——多中心指数(PI)。建立轨道交通系统对多中心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全国40个已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的大都市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索轨道交通系统对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控制了道路交通、人口就业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轨道交通系统通过线网规模、线网结构以及站点布局对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正负取决于近远郊圈层的轨道交通发展水平。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建设,提高近远郊线网比重、次中心TOD耦合度以及轨道网密度,可以显著提高我国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杨佳璇  运迎霞 《学习与探索》2022,(10):39-45+190
公交都市建设是贯彻落实我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治理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十余年的公交都市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出行需求与交通供给、公共交通与土地开发、公共交通与私人小汽车、公交都市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无法适应发展要求。为此,亟待转变公交都市发展方式,在社会治理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公交都市建设的转型发展。本文明确了社会治理视角下公交都市建设转型的原则和目标,以实现由设施建设向服务供给转型、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型、由关注城市发展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型,并提出具体实现途径,包括创新体制机制、落实“四化”新要求、发挥行业协会协同作用、构建多模式—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治理城乡社区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等。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网络演变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有着相互协同的关系。选取受轨道交通网络影响显著,空间格局呈“一核多心”式分布的伦敦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方法构建轨道交通网络生长模型,分析网络复杂性特征演变规律,并进一步分析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变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中心枢纽站点扁平化组织分布以及轨道网络的传播效应均与都市圈多中心空间结构存在协同发展关系;第二,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结构存在三个互动规律:两者通过势能差互动滋长、轨道交通引导圈层结构变迁、站点分化引导空间重构。最后对我国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提出了 “破除边界”“内优外联”“适度超前”三方面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肥胖可能与建成环境有关。本文通过建立包含建成环境5D变量的密度、多样性、可达性、设计、换乘点距离等15小类要素在内的环境量化数据集;使其与医疗机构居民肥胖状况登记数据叠加,得到的“居民健康——城市建成环境”综合数据集并建立多维度居民肥胖情况与建成环境指标判断矩阵,采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判断出各个环境要素对居民肥胖程度影响的相关性和贡献度。发现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可达性特征中街道中间性和街道弯曲度对居民肥胖影响的贡献度最大,生活圈公园覆盖数和生活圈水系数量贡献度最小。通过环境要素的改善对居民肥胖状况进行干预是具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8.
村镇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文章将村镇基础设施分为共享类、非共享类、选择性共享类。并以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为例,对特定范围内村镇的选择性共享类基础设施共享后效益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研究得出:区域内村镇实现选择性共享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存在严格的门槛约束,空间距离和人口规模是影响该类基础设施是否共享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了村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共享效益参考表,以期为村镇基础设施选址布点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韧性城市发展间的耦合诉求,提出"源—流—汇"三维生态韧性评价方法,并使用2005—2017年天津市TM/ETM+影像和ASTER GDEM数据,通过韧性源识别、生态足迹核算及最小累积阻力模拟分别对三种韧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流—汇"生态韧性评价法能有效测度城市的韧性强度,三种韧性指标的组合共同决定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天津市中心城区各组团韧性强度空间分布不均,三项指数对城市整体生态韧性水平的影响各异,其中韧性源指数是生态安全阈值划定的条件,应保持在1.5Ts2的范围内;韧性流指数是城市形态弹性调节的标准;韧性汇指数是城市空间安全扩展的瓶颈,T_d0.35下的增量建设会突破生态环境容量;并借此提出天津市生态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更新单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旧城更新中对土地采取单元划分和开发的策略,是基于土地的区域开发策略、用地功能组合调整、开发成本和收益平衡、经济社会效益和公共利益平衡等内容提出的,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和应用.更新单元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规划单元开发制度.传统的区划制度作为土地使用中的一种土地分区规划,是对每一个地块逐一进行设计与控制,面积较小,无法满足整体旧城空间的统筹规划安排,由于无法应用于大规模土地开发,后来被新型规划单元开发替代.单元的划分根据更新要求而定,范围可大可小,增加了更新设计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