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测井储层评价中的渗透率预测问题,基于相控建模理念,采用流动单元分析法,将所研究工区划分为4个特征明显的流动单元;采用最能表征储层储集性能的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自然伽马、流动层带指数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选取最大隶属度大于70%的最优样本进行建模,得到流动单元的判别模型;建立了复杂砂砾岩储层渗透率模型,提高了储层流体渗透性能的预测精度,为非均质储层物性认识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华北某油田深层火山岩薄片图像灰度频率分布规律,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微观特 征,并探索其与火山岩储层测井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本区酸性火山岩薄片灰度频率分布图主要呈单峰特征,具有 高硅、低铁特征;基性火山岩为明显非对称分布,具有低硅、高铁特征。火山岩薄片图像中硅质成分的灰度域与GR 范 围对应性较好。基性火山岩GR 值低,硅质成分灰度域值小;酸性火山岩GR 值高,硅质成分灰度域值大。GR 值可以 作为硅质成分的指示值,用于基性火山岩和酸性火山岩识别。基性火山岩受蚀变影响较普遍,绿泥石化越严重,电阻 率越低,中子孔隙度越大,硅质成分向灰度小的方向偏移越剧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