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邓敏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侗族民间文学和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多年来致力于侗族大歌及相关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发展及研究工作。访谈记录了邓敏文的学术历程,邓敏文还对后辈提出了建议和期望。  相似文献   
2.
<正> 作为一项宏大的整体工程,中国文学史的最后竣工,大概经历以下五个建设阶段:1、文史混杂的筹建阶段,2、汉语文学史编写阶段,3、各民族文学史编写阶段,4、各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阶段,5、《中华民族文学通史》编写阶段。本文拟就这五个阶段的时间划分,主要成就和主要任务分别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唐代以前,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用汉语汉文创作的书面文学作品十分罕见,即便有,也多半是用汉文记录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或翻译之作,如《越人歌》、《白狼歌》、《行人歌》、《巴人歌》等。自唐代开始,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直接用汉语汉文进行文学创作的现象逐渐兴起,且一发而不可收。本文拟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自汉代以来,由华夏族演变而来的汉族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它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上也高于其它兄弟民族。汉族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已…  相似文献   
4.
如果将中国文学史的建设看成一项宏大的整体工程,那么它的最后竣工,大概需要经历以下五个不同的建设阶段;一、文史混杂的筹建阶段(20世纪以前的漫长岁月);二、汉语文学史编写阶段(从20世纪初至今);三、各族文学史编写阶段(从1958年至今);四、各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阶段(从本世纪末至21世纪中);五、《中华民族文学通史》编写阶段(21世纪中上期以后)。  相似文献   
5.
分期问题,是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度很大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参加了《侗族文学史》的编写工作,对此有所考虑,现略述管见。 一、分期的必要性 任何文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它的发展要受政治、经济的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意识形态诸如道德、哲学、宗教、社会心理等的作用;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文学的机体上,  相似文献   
6.
侗文方案基本上是可行的,但是未能兼顾到一些人口密集、文化影响大的侗族区域的语言事实,应增加小舌塞音、软腭浊擦音两个声母。同时,现代汉语借词的标音应统一到普通话的读法,避免各地官话读音差别造成的混乱,也有助于汉语拼音学习和普通话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一切文学,既是化合文学,又是民族文学。不属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国家文学、地区文学或地域文学,都是在民族文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么,民族文学又是怎样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呢? 一、情爱是文学创作的最初动因 文学艺术从何而起?从何而来?这是哲学和文学艺术理论家们长期探索、长期争论的一个大问题。在这个五颜六色的理论世界里,马克思主义独树一帜: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相似文献   
8.
论侗族《约法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在真正的民间文学领域中不曾多见,越是古代越是这样。本文所论侗族《约法款》,便是一部富有艺术色彩的民间法典。一、《约法款》的产生款,是侗族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自治和民间自卫的社会组织形式。款词,最初是一种与侗族古代社会款组织有关的民间念词,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侗族民间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9.
侗族文化保护村的建设与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认识领域中,人类有三只眼睛:一只是观察现实的眼睛;一只是观察未来的眼睛;一只是观察历史的眼睛。 观察现实的眼睛最敏感,最妩媚,最急功近利,所以它睁得最圆,也最为人们所重视,但它终究是常人的眼睛,普通的眼睛。 观察未来的眼睛最有神,最明亮,最顾全大局,所以它睁得最大,也最为人们所关注,但一般人没有这样的眼睛,它是真正的“火眼金睛”。 观察历史的眼睛最深沉,最稳重,最脚踏实地,所以它不睁不闭,最容易被人们忽视,一般人都看不起这只眼睛,但它在人类认识史上却功不可没,没有它,观实现实和观察未来的眼睛都变…  相似文献   
10.
长江是中国南方诸多民族的母亲。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都生活在长江边上。李白的浪漫诗风,得益于巴山蜀水的养育,得益于长江文化的熏陶,得益于长江沿岸各族人民浪漫情怀的感染。李白的浪漫诗风,对长江沿岸各族人民的文学与心灵与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