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6集连续电视剧《风雨乾坤》 ,有精彩扣人的故事情节 ,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有艺术娴熟的到位表演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委干部反腐倡廉的英雄颂歌。  相似文献   
2.
阿Q,自1921年在鲁迅的笔下诞生以来,迄今已有69年的历史了。这位戴着破毡帽,脑后拖着根小辫的阿Q,似乎已成了中国的国粹。现代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阿Q的;而且,阿Q早已出国,成了国际知名度很高的文学人物。可以说,“五四”以来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吴组缃唯一的长篇小说《山洪》进行评述 ,认为《山洪》从农民的视角写抗战 ,写他们如何克服自身保守自私的传统思维 ,由观望等待到主动投入 ,由消极逃避到积极参战 ,在抗战初期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该小说上半篇以农村生活为主 ,依然保留着作者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而小说的下半篇主要写游击队政工干部进村 ,由于作者没有这方面的生活 ,概念化痕迹严重 ,在结构布局 ,人物形象以及语言对话等方面都存在缺陷 ,导致整部小说的不成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达到的目标;谈到对《大学语文》教法革新的一些思考;着重论证了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改革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诗创作很不景气。周涛的《新诗十三问》对此作出了一种回答。本文对周涛的意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近百万字的论著;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民诗人”(郭沫若语),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诗歌。长期以来,陶行知的教育论著,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对其诗歌却很少有人问津,没有引起中国现代文学史,尤其是新诗发展史研究者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应有的疏略。为此,本文试就陶行知诗歌创作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些探讨,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韩国电影在亚洲掀起一股声势浩大的风潮,并逐渐向西方世界辐射.韩国大财团的支持和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大大促进了韩国电影的发展,此外韩国电影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追求也是韩国电影兴盛不容忽视的原因.韩国电影的兴盛对正在转型的中国电影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然而郭沫若这个名字首先被人知晓还得归功于他的诗歌。他最先是以诗人的面目赢得“知名度”的。 郭沫若从1919年开始写新诗,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成了当时震撼文坛的一件大事,从而奠定了郭沫着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的开拓地位。几十年来,他在新诗、历史  相似文献   
9.
列宁认为,“在小说里全部的关键在于个别的环节,在于分析这些典型的性格和心理。”(《论文学与艺术》第2卷)照这个说法,我们可把小说的审美待征,大致归为三个方面:情节审美、性格审美和心理审美。由此,我们认为,鲁迅小说(指《呐喊》和《徬徨》)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心理审美。诚然,鲁迅小说塑造有典型情节,典型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吴组缃30年代的小说重新读解,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他小说的整体风格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认为吴组缃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品味完全够得上同时代“第一流小说家”的称号,给学术界深入研究吴组缃作一点铺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