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以下均只注页码)。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一样,是对德国占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黑格尔首先提出了“人化环境”的思想,他说:人只有“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  相似文献   
2.
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坚持还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焦点和分水岭。一切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者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他们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叛徒。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作了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指示,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在毛主席光辉指示的鼓舞和指引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迅速掀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主体能动性的实现,体现在科学认识成果即知识体系中。由于科学认识活动本身固有的二重化过程,主体认识活动的结果不可能总是与其目的相符的。由此产生了科学认识主体能动性之二重实现的问题,即积极实现和消极实现的问题。因此,在科学认识论的研究中,有必要考察科学认识的二重化和科学认识主体能动性的二重实现,阐明科学认识主体能动性之积极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知识论中的辩护问题辩护是知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直接导源于知识的辩护条件。从知识的辩护条件得知,若a知道p,则a对p的信念得到辩护。辩护是知识的必要条件。获得和确立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辩护的过程。无辩护即无知识。对辩护的本性和辩护的标准持不同看法,会导致不同的知识论。辩护之争是知识论争论的焦点。辩护问题是与真理问题直接有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是一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无价之宝。从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一九五七年我国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毛主席在艰巨复杂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不仅继续培养和锻造了党的干部队伍,而且对于干部和干部工作,作了一系列的论述。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是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假说产生、消亡、更迭和转化的历史。假说对于人类的科学认识,对于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有科学就有假说,有假说才有科学。研究假说的本质、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无疑有助于探讨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当代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层次上展开的:(1) 作为心理发生问题,(2) 作为日常知识问题,(3) 作为科学认识问题。科学认识论所关心的是后者,即它从科学认识问题的研究中解决或回答一般认识论的问题。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人类认识的高级形态。作为社会现象,科学是一种与社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不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生命观的重要内容。1874年,恩格斯在批判李比希的永恒生命观和赫尔姆霍茨的外来生命说时,总结了当时生物科学和有机化学的成果,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命定义,并把它收入了《自然辩证法》的手稿中。两年以后,恩格斯在清算杜林的形而上学生命观时,重申并详细阐发了这一定义,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种存在  相似文献   
9.
一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自从劳动使人在物种关系上从动物界提升出来以后,科学的发展就推动人类一方面继续着物种关系上的提升,一方面朝着社会关系上的提升前进。“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57页。以下引自该书,只注页码)。科学发展的速度,在一定的程度上,标志着人类进化亦即社会进化的速度。因此,恩格斯在其理论活动中,对科学的进步及其发展的速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一八四四年,恩格斯就在其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论述了科学的进步及其发展的速度。他指出:科学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一样,是永无止境的”,“科学发展的速度至少也是和人口增长的速度一样的;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则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比例,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21页)这就是恩格斯最初提出的科学发展的加速律。恩格斯的这一论述说明:(一)科学的进步是永远不会完结的,只要有人类,就一定有科学的进步;(二)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进步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0.
<正> 量作为标志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范围、速度以及位置关系等的哲学范畴,是与质相对的一个科学抽象。黑格尔说,“量不是别的,只是扬弃了的质”,又说“量是纯粹的存在”。这里的“纯粹”,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只能是对实际存在的运动物质和物质运动某一规定性的科学抽象。在这个抽象中、质的规定性既被克服又被保留,从而达到扬弃。量的抽象是多样性的抽象,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又具体化为不同形式的量,如质量、能量、动量、冲量、电量、热量、原子量、价值量、信息量,如此等等。这些量又可表现为连续量和间断量,有限量和无限量,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以及常量和变量,等等。对于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