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唐五代江南城市修建了大量的园林。州级城市的子城筑起高楼,州衙按园林格局布置,建楼设圃,厅斋堂宇,亭榭楼阁,疏密相间,高低错落有致。苏州、湖州、杭州、金陵等城市,不但园林数量众多,而且建造技艺高超。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使城市布局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扩展了城市的生活功能,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的变化。江南城市大量兴造园林亭阁、开山凿池,是社会风尚的需要,同时和江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分不开,是江南经济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唐五代时期 ,环太湖地区的苏、常、润、湖、杭五州展开了积极的兴修水利活动 ,主要表现在对太湖的整治、江南运河的整治、海塘的修筑和大量的农田水利基本工程的兴建上。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既大大方便了太湖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 ,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同时大量荒地的开垦和农田灌溉的保证 ,使得太湖地区成为唐五代最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地。水利建设对太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所起作用极其重大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农业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太宗即位后,把较多的精力放到了重建唐朝农业经济中,并制订了相应的发展农业策略。他的重农思想具体、丰富,如,认为治国首先要解决“衣食”问题;要“不夺农时”。唐太宗的农业思想不只停留在理论上,而且制订了许多重农措施。古代农业的发展,常常受到自然灾害的制约。难能可贵的是,唐太宗并不害怕灾害,反而树立了坚强的抗灾救荒信心,实施了一系列抗灾救荒的措施:设立义仓;蠲免;赈恤  相似文献   
4.
郭子仪不但被后人认为是再造王室的功勋大臣,而且还被评价为大雅君子和社稷纯臣。他与同时代的武将们不同,忠君始终如一。国家有难时,他挺身而出,只考虑是否有利于国家的治理而从不计较个人的安危;他不贪恋官位,主动避让贤路;处处维护帝王的权威,不言帝王的短处。郭子仪与同事及部下相处,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御下恕,处世为人讲究宽厚之道。他的宽厚,并不是纯粹对同事的迁就和对部下无原则的宽松,而是在忠君的前提下对人真诚相待。郭子仪的忠君和待人处世之道,是成就他完名高节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唐书姚崇传》云:“然(崇)资权谲。如为同州,张说以素憾,讽赵彦昭劾崇。及当国,说忄瞿,潜诣岐王申款。崇它日朝,众趋出,……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辅臣,而密乘车出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于是出说相州。”从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到这样两个问题:(一)...  相似文献   
6.
略论唐代环太湖地区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环太湖五州人口增长迅速 ,是全国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随着先进的农具发明和改造 ,水稻和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产量大增。以纺织业为核心的手工业生产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 ,环太湖五州成了唐王朝东南地区的商贸中心。从经济实力来看 ,环太湖地区无疑是国家财赋收入的最主要地区之一。促成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社会局势稳定、运输畅通、农田水利建设出现高潮等众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六朝隋唐五代江南城市发展迅速,与政府周密的管理措施有着重要的关联。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措施,可以分成多个方面。如在城市管理上,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道路、城市房屋、城市卫生保洁等方面,有很多相关的规定。在城市的治安、救灾管理上,地方官员是城市治安的主要责任人,还经常用军队来稳定局势;发生自然灾害后,政府有专门人员参加救灾,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救助灾民。政府有专职官员负责市场秩序,管理交易,控制物价,征收市税。政府在城市的公共事务方面都有很多具体的管理措施。政府对江南城市的管理,既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同时也对江南城市的发展有很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