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期相近,但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两教的发展呈现出迥然的两极趋势。面对基督教迅猛的传教势头,清末回族大学者马德新和马联元分别于1865年和1899年出版《据理质证》和《辩理明证语录》,作出"正信"之辩。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伊斯兰教认主学出发,对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一一反驳,从而明确伊斯兰教信仰的正信。本文认为,回耶"正信"之辩在神学上反映出强调救赎的基督教和强调顺服的伊斯兰教,这是两教确认自身身份的根本所在,也是两教开展对话的起点;两教在信仰实践方面体现出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异或相近的政治构建和伦理道德,借此可窥见文明间对话背后的个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2.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对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作了颇为深入的研究,关于十七年文学的发生、思潮流变、重要作家作品等方面的研究专著不少,但很少有人从中外文学动态关系角度论述新中国"十七年文学",更没有全面系统地梳理、研究"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的论著。2009年9月,  相似文献   
3.
中国闻一多研究会、闻一多基金会和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文学评论》编辑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湖北大学文学院、江汉大学文学院、黄冈师范学院以及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协办的“闻一多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0日至2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