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将文献研究方法和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相结合,以萧郭李三姓为调查中心,明晰了水上居民来赣南定居的族源历史与现实分布,重点调查了在赣水上居民独特的生产习俗、特殊的禁忌习俗以及与岸上陆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习俗。本次调查研究,不但让人了解了水上居民的历史,更是将水上居民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展现在世人眼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相伴而生的是诸多生存困境,随着大量水上居民弃船登陆,这一独特的群体及其独特的文化正在逐渐凋零。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论述了强势文化和强权文化在客家文化特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中原文化因为代表着更高的文明程度而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并得到了文化以外的因素———政治强权的大力支持,所以能够通过战争、人口迁移和相关的文化制度向赣闽粤边区广泛传播,从而最终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化学的视角,考察了客家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方面的的层次结构.认为客家文化是一种融合了中原汉族文化和当地土著民族文化的文化混合体,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土著文化集中体现在物质层次,而在制度和精神层次则是以汉文化为核心.并且指出,厘清客家文化内部的这些层次结构,在当前客家学界对客家民系的民族归属、客家文化的文化属性以及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的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客家族群群体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方志和族谱这两种官、私文本为资料,从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行为人手,着力探讨客家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进而分析客家文化的特质,认为虽然客家文化体系含有土著民族的文化因素,但儒家思想仍然是该文化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客家族群群体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方志和族谱这两种官、私文本为资料,从客家族群的自我救助行为入手,着力探讨客家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并通过对塑造过程的分析,认为对当事者的思想和行为机制起着关键影响的儒家思想,对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