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家以及一大批富有爱国心的知识分子,为教育民众、唤起民众、发动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运用史学这一有力武器,以革命“排满”、反帝爱国为宗旨,以大量的历史事实为例证,大力宣传民族革命主张,大力宣传反帝爱国思想。这种对国民广泛进行的历史教育,为开启民智、鼓舞民气,促进民主革命思潮的广泛传播,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的历史教育陈以鉴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起源论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教育的历史跟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循此,历史教育的发端,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传统时代。当先民们有了最初的历史意识,就开始了传播自身历史的活动。他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辅之以结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史学自身的发展中,曾经形成过神意史观、循环史观、英雄史观、鉴戒史观、进化史观等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其中,鉴戒史观历时弥久,几乎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史学的中心内容。历史观是历史学的核心问题。“只有当我们能够提出一个确定的史观时,历史才能得到一贯性。”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鉴戒史观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一、鉴戒史观:古代史家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基本估价。对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与估价,是我国古代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正如白寿彝先生所说:  相似文献   
4.
《史记·十表序》(以下简称“表序”),“义并严密而辞约”,无论是表见盛衰,对过去历史的探究,还是考镜源流,对以往史学的总结,均集中体现了司马迁历史观点和史学思想的精华所在。一、历史进程的全面考察表序以“通古今之变”的旨趣,从总体上把握,前后连贯,年代相续,深入研究和全面考察了我国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千古历史进程。首先,以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变迁的大势。表序一方面用“共  相似文献   
5.
先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发端时期。从远古神话传说的出现,到甲骨金文的记事、各种史籍的产生,以至春秋战国多种历史撰述的问世,史学的一些主要方面都已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史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十分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文字记载由简单的片段逐步形成正式的史书并出现多种历史体裁,史官产生和史官制度形成,各种历史观点和历史观念的并存等。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史学史上,司马迁的名字和他的煌煌巨著《史记》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①开始,历代文人学士含英咀华,共行钻仰。迄今为止,探赜索隐...  相似文献   
7.
古文学家列为六经之首的《易》,由经和传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易传》的“《系辞》上下两篇乃《易经》的通论”。作者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易经》的义蕴与功用,并将阴阳范畴引进《易经》中来,赋予它更大的哲理意义,从多方面启迪人们去认识宇宙万物的各种矛盾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对此作一番探讨和总结,于我们从事中国古代社会史、思想史及史学史的研究,是很有裨益的。本文试仅就《系辞》作者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这一问题,略抒己贝,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亲承文景升平业”①,在统治地位稍事巩固以后,便一反汉初“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多欲”政治,“追高文之宿恨,藉四帝之储实,于是定朝鲜,讨西域,平南越,伐匈奴”②。干戈不休,“竭中国以役四夷”③,使西汉王朝出现了严重的财  相似文献   
9.
三、古代史官不等于史家,其职掌不应与史学工作混为一谈,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决不是历史学的功能。谈到我国史学的发生发展,不能不提到先秦至明清所形成的一套系统完整的史官制度。如前所述,我国自甲骨文开始就有了成文的历史记载,而后,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可以说,我国是重视历史记载最早的国家,也是保存历史记载最完善的国家。我国史学有这种世罕与匹的成就,与历代史官继往开来的笔耕不辍(当然也包括  相似文献   
10.
本文涉及的是中国史学史和历史学理论上的几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迄今为止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必须展开争鸣;有的在认识上虽已逐渐趋于统一,但仍有异议,需要继续讨论;有的尽管已有明确结论,却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应予进一步阐述。一、神话传说不是史学;先秦时代许多具有历史记载性质的文献典籍也不能算史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