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中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它与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而实践着的社会主义即“现实社会主义”应属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但是 ,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忽视自己的国情 ,把“经典模式”的社会主义当作普遍真理而模仿 ,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定位上出现失误 ,导致严重的后果。邓小平敢于突破前人设定的理论框框 ,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命题 ,既对中国目前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定位 ,同时又是对社会主义“经典模式”的创造性发展 ,其理论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既表现出"穷且益坚"的积极心理品质,也存在一些"人穷志短"等消极心理特点.开展贫困生积极心理援助,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能力提升"四结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贫困生积极心理援助,可以从增进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自我认知、培育积极人格特征、构建积极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来推进,切实培养学生积极品质,激发学生积极力量,开发积极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