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它认为现代教育是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理想,以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确认为依靠,以受教育者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开发为核心,致力于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对性别的社会建构性的强调,只是在证明人的命运是后天决定而非先天注定的,这对于今天女性在社会上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既凝结着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又融化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遗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经验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精华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道家精神与瑜伽智慧——通往身心和谐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自我和发展自我已成为当下的流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缺乏对自己生活的反思。面对当今人们的精神困惑,我们应借助于东方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是因为传统文化中表现了人性,而人性是永恒的,所以要继承。历史失落了,才有人文精神的失落。道家精神和瑜伽智慧是人类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生命现象"的哲学,是一种表达着人的存在不是现存的,而是生成的。人的存在是自我意识到的存在。人的本性是人的生存活动中自我创生的本性。它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开放,而不会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面临着深刻的转型,这种剧烈的社会转型尤其需要知识分子具有自主性和直面现实的勇气,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这才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不是世界存在的中心,而是人类全部活动和思考的中心,它是人对其与自然界关系及其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8.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史前,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个部落,都具有各自相当独特的文化特征,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化区域。人类在追求生存、发展中,文化区与文化区之间,终究是要接触、交往的。随着交往的加多加深,许多地区性的文化,便逐渐融合成若干个大文化圈。大文化圈内部,虽仍有小异之处,但在大文化的笼罩下,在主要思想方式和生产、生活的若干规范上,都总有其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随着岁月的积淀,更突出了它的特殊性,从而增强了它的相对稳定性。故在与圈外文化的交往、交流、交换中,“接受”是有选择的,“修正”则在所难免。中古以后的中国文化,实际上已经是几种主要文化的融合体。在外来文化中,佛教文化最具特色。现仅就佛教文化的中国化过程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深远历史意义和深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