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国良: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不久之前对2008年上半年全市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了一个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的劳动争议案件中,以劳动报酬为主要争议的占43.9%,而其中的加班工资争议占到44.9%.另外据我了解,在全国其他地区,加班工资劳动争议都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申诉人诉称,申诉人之子陈某系被诉人单位山东省某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从事印刷工作。2006年6月29日在工作过程中因设备漏电触电死亡,2007年7月22日某市劳动保障局作出因工死亡的认定。因此,申诉人提出申诉,要求被申诉人向其支付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62120元、丧葬费7765元,并按照《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支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214896元。  相似文献   
3.
陈特 《中国劳动》2006,(4):34-35
劳动者在企业收购一家公司作为其子公司期间调到母公司的另一个子公司工作,其后因公司经营困难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在如何计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问题上产生争议。劳动者在前一家子公司工作年限能否算作本企业工作年限是解决这一争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调解作出了专章规定,从立法的层面给予了调解工作以重要地位。在劳动争议处理中,调解是成本低、效果好的解决方式;调解体现了便捷、平和、互利的特点。在目前的制度框架下,应该加强调解工作,做好进入仲裁程序之前的各种调解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调解协议的效力保障等,是做好这项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加班工资争议的处理与预防处理渠道周国良:综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加班工资支付发生的争议,有多种处理渠道。第一,协商。  相似文献   
6.
《神思》在《文心雕龙》之“下篇”中占据核心地位。刘勰所谓之“思”,实包含内外两面。“思”之内关乎“意”,“思”之外形诸“言”,二者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却并无决定性关系。《神思》全篇均围绕着“思”之内外两面展开,而《文心雕龙》的“割情析采”部分(《神思》至《总术》,共十九篇),亦环绕着“思”之内外结撰而成,且分为两个层次:《神思》《体性》《风骨》三篇为枢轴,《通变》至《总术》十六篇则围绕着枢轴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展开作文指导。通过对《文心雕龙》“神思”的准确分判,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神思”这一概念的所指与文学批评史价值;还能使“风骨”之意涵得到准确疏通:“风”与“骨”即“思”之内外两面得到妥善发挥后的效果;更能明晰“割情析采”十九篇之两层结构。  相似文献   
7.
陈特 《中国劳动》2008,(3):54-55
案情简介郭某与某大学于2004年9月27日签订了人事代理聘用合同,约定郭某应聘至某大学商学院任教,期限至2007年8月31日止。该合同第24条约定,乙方(郭某)提出解除聘用合同,应当提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某大学),未能与甲方协商一致的,乙方应当坚持正常工作,继续履行聘用合同;6个月后,再次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仍未能与甲方协商一致的,即可单方解除聘用合同。第25条约定,合同终止或解除后,乙方应在30日内办理离校手续,将人事档案关系转回人才服务中心。郭某于2005年7月首次提出将人事关系调离学校,但未获批准,某大学继续向其发放工资。2006年5月,郭某再次提出书面申请,要求调离学校,但仍未能办理离校手续。郭某后向人事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该委以本案不属于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为由裁定驳回了郭某的仲裁申请。裁决后,郭某不服,诉至某区法院。  相似文献   
8.
由于劳动法律环境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了新的特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近一两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较快,实务中疑难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给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本文在分析近两年来北京市法院系统劳动争议收结案数量、案件类型、案件特点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当前审判实践中的一些突出疑难问题提出初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内容分别涉及劳动合同、就业、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标准等劳动法的重要领域.上述法律法规的实施,给劳动争议审判带来了全新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法院为例,简要介绍当前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问题和适用法律方面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陈特 《中国劳动》2007,(2):51-52
案情简介■魏某196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科院某所从事科研工作。1994年7月25日,魏某收到单位《离岗通知书》,要求其“回家休息”。其工资减额支付到1994年底止。当时魏某已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且连续工龄已达30年以上。2005年2月17日,魏某达到退休年龄到单位要求办理退休时,单位人事处告知其已于1995年4月份被除名,不能办理退休。魏某向上级请求解决未果,随后向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单位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撤销中科院某所的除名决定;中科院某所按规定为魏某办理退休手续并补发相关退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