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基本国策。国策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可是,如何在广大山区使基本国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山区人口发展的现状值得重视在山区,无计划生育是普遍现象,多数家庭追求多子女。一些逃避超生惩罚的育龄夫妇不断流入深山老林,盲目生育。近几年来,长白山区的深山里盲流入口不断增加,仅从第二松花江上游的80公里沿岸调查,在桦甸、抚松、靖宇境内的深山里就居住着90多户人家,60%左右是躲避计划生育检查的。他(她)们在“重男轻女”观念的支配下,不生男孩不罢休。这种盲目生育的现象在山区是比较普遍的。桦甸县1981—1986年全县计划生育率随机抽样调查情况表明,由于山区交通不便,通讯工具落后和计划生育工作力量薄弱,计划生育率统计误差很大,人口出生严重失控。(见表1)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已转入开放、竞争的形态。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人口素质的优劣程度是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制约的。人口素质的提高既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变革和完善的根本条件,又表现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运动的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的主体。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的改革,就是人的行为模式的改革。改革的过程,就是人们从旧的行为模式向新的行为模式过渡和转换的过程。能否顺地进行这种过渡和转换,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作为社会主体和行为模式主体的人,及其素质能否全而适应这种改革。而人的素质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引入主体范畴和加强主体性特征是“历唯”体系改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现实的人的自主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马恩选集》第1卷49页)他们把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恩选集》第4卷237页)历史唯物主义旧体系所以形成了明显的板块结构,这同它缺乏主体范畴和主体  相似文献   
5.
前一个时期北京发生的学潮到动乱,直至发展到反革命暴乱的过程,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人们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准则等诸方面,与我们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客观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痛定思痛,其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很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经常。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论学说是一个具有高度系统性的科学体系。在他们看来,历史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的辩证运动,是一幅“种种联系和交互作用的无限错综的图画”;他们所致力创造的历史唯物论是一个由一系列范畴及其相互间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已经由封闭、沉闷的形态,转向开放,竞争的形态。而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我们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根本的要体现在人口素质的高低上。人口素质是受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制约的。人口素质的提高既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  相似文献   
8.
忠心孝老情     
陈福春  叶若林 《老友》2014,(12):31-31
正2014年8月22日上午,秋雨纷飞,我们慕名来到江西省横峰县莲荷乡义门村,拜访"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候选人物——义门村村民滕忠厚。两鬓花白的滕忠厚,今年73岁,在妻子去世30年后仍一如既往地孝敬岳母,事迹感动了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风雨几十年,滕忠厚信守承诺对岳父母尽孝,被乡邻称为"孝子女婿"。"这几十年来,我吃得饱、穿得暖,生活舒适,已经很知足了。"91岁的丁茶香眼含着热泪说。老人慢慢地  相似文献   
9.
陈福春 《老友》2010,(10):26-26
当你走进横峰县葛源镇敬老院,你就会在这个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庭院里,见着一位时而修剪着树枝花草,时而搀扶着老人散步,时而同老人拉家常的中年男子,他就是院长周国彪。  相似文献   
10.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党当前和今后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实际,认真地思考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方向,从而科学地把握今天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