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宋濂是明代初期誉播中外的文坛领袖,他的散文雍容浑穆,简洁流畅。其佳作,于明初宋濂在世之时就已传到了日本、朝鲜、安南等国。从元末至近代约六百年间,对他的作品订差讹、搜遗佚,整理刻梓达数十次,推崇者代不乏人。日本不仅翻刻了他的《潜溪集》,文久二年(1862)还选编了《宋学士文粹》,视如拱璧,奉为典范。其在国内外的影响,确是颇大的。宋濂散文的艺术风格,是绚丽而多样的。元代翰林学士欧阳元,就称他是“才具众长,识迈千古”的散文家;赞扬他的文章,“气韵沉雄,如淮阴出师,百战百胜,志不少慑;其神思飘逸,如列子御风,翩然骞举,不沾尘土;其辞调尔雅,如殷卤周彝,龙纹漫灭,古意独存;其态度多变,如晴霁终南,众皱前陈,应接不暇。”这段话,指出了宋濂的散文具有  相似文献   
2.
宋濂说:“无师之学,虽多不工。”“师道之立,善人斯多。”他重视师承接受,十分尊敬老师,“终身称述师门不少量”。(吴之器《婺州书》)从少年到中年,宋濂先后师事包廷藻、闻人梦吉、方麒、吴莱、柳贯、黄溍等六位老师,搞清宋濂与他们之间的交游,对于了解、研究宋濂的生平与思想无疑是必要的。对今天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有借鉴意义。一、宋濂与包廷藻宋濂12岁师事包廷藻,深得包之常识;其后入府学,亦得包对他父亲之劝导。据《宋文宪公全集》卷23《南涧子包公碣》(以下凡引《宋文宪公全集》,只注卷次、篇名,不再注出书名)载,包廷藻(1265——1336),字文叔,号南涧子,义乌人,合肥包拯之远裔。清嘉庆《义乌县志》有传。廷藻性嗜酒,  相似文献   
3.
宋濂简谱(续)陈葛满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宋濂五十一岁正月,改宁越府为金华府。五月徐达、常遇春败陈友谅于池州。未几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有江酉、湖广地,约士诚合攻应天(南京),应天大震。朱元璋谕胡大海捣信州,以牵其后,并以计水...  相似文献   
4.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41岁迁居浦江青萝山,故又谓浦江人。他50岁前在青萝山教书、著述;51岁与明太祖朱元璋遇合,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在明初,宋濂不仅是誉播中外的文坛领袖,而且是名重一世的儒学思想家。他的“真儒在用世”思想,在元末明初具有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但一般思想史、哲学史却都不曾有他的踪迹,少数文学史书籍对此亦只偶有提及而已。学术研究中的这一大段空白是不应长久存在的,它理应引起有关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41岁迁居浦江青萝山,故又谓浦江人。在明代初期。宋濂既是名重一时的卓然大儒,又是誉播中外的文坛领袖。他的散文不仅为当世所赞许。后世亦甚为瞩目。元末居青萝山时期,宋濂已广有文名;入明出仕以后,朝廷大典章、大制作皆出其手,被明太祖朱元璋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文名更高。以至“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  相似文献   
6.
宋濂简谱     
宋濂简谱陈葛满宋濂,字景,号潜溪。濂与祖父守富同月同日生,故名寿;《净慈寺志》则以濂为永明延寿禅师后身,故名寿。后更今名。(见清朱兴悌,戴殿江撰民国孙锵补辑《宋文宪公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濂号颇多,以所居为号者,潜溪而外,有龙门子、仙华生等;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