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个重要的社会学家齐美尔、舒茨和鲍曼先后以"陌生人"为核心概念建构讨论了这一群体,阐释"陌生人"的产生机制、表现形态、当地社会的反应及由此带来的困扰,这无疑为移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而这样的理论传统是以往的移民研究所忽视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移民研究缺乏更为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思考,缺乏对流动性这一重大社会理论议题的回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新审视这样的传统是有意义的。本文的目的是对三位社会学家关于"陌生人"的论断进行评述并检视这样的论述与中国移民研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笔者在都江堰一线从事社工服务,在整个过程中,我对于社会工作整合资源的功能体会最深。从出发前的“我要做些什么”转化到“居民可以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陈蓓丽 《社科纵横》2009,24(5):54-55,62
具有外来人口和女性双重身份的外来女工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借助叙事理论分析外来女工在全球化工厂劳动过程中的状况,提出生存、抗争和未来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4.
上海外来女工的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索移民压力与社会支持对上海外来女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238名女工接受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济与就业压力、人际冲突是外来女工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而工具性支持和自尊支持是保护性因素.论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抗逆力视角研究外来女工,探索她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应对之策,以及在此过程中她们的成长和收获,从保护性因素的角度来理解外来女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社会政策和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并不是探讨非政府组织合法性的问题,而是通过对上海市成立的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这个具有政府背景的社团,以此为个案,探索一条官办社团以走上一条自治化的道路,促进上海社会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考察了上海市226名外来女工的抗逆力和精神健康问题,对她们的精神健康、抗逆力以及压力状况进行了描述。基于年龄、月收入水平、日均工作时间等层面对外来女工的压力、抗逆力与精神健康程度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本文进一步通过有关外来女工的精神健康的多元回归预估模型发现外来女工的压力,尤其是经济/就业等相关困境、文化差异、人际紧张与冲突三方面的压力,以及她们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日均工作时间是影响精神健康的风险因素,个人能力方面的抗逆力则是影响精神健康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抗逆力视角研究外来女工,探索她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应对之策,以及在此过程中她们的成长和收获,从保护性因素的角度来理解外来女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社会政策和服务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上海外来女工在车间和宿舍的生活体验之叙述,指出车间内的主、副制度和空间位置对女工的影响,并指出宿舍是车间空间政治的一种延续。同时,宿舍和车间的空间政治能重新锻造外来女工的习性和兴趣等。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以来.上海有多家社工院系创办了社会工作的机构.其中包括全国第一家社工师事务所——上海公益社工师事务所、全国第一家区校合办的上海复馨社工师事务所等等。这些机构有些从事直接服务.有些从事评估、策划等间接服务。这些机构的建立起到了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